叶辰小说>大乾第一才女 > 第64章 建学校

第64章 建学校 (第2页)

作者:梦希小小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陈明轩就跟着宋明远回到了宋家,当然张文杰也跟了过来,中午就在宋明远家吃饭了。

回到宋明远家,陈明远就拉着刘勋的大儿子刘远尧,找宋明远要了一处安静的房子,两个人有事要谈。

刘远尧为宋里正扶灵回来一直还没有回京,他有些想留在这里,已经书信回了京城,只是还们等来回信。

到了屋里,陈明轩把官帽取了下来,放在桌子上

“远尧兄,你在这里久,你了把拼音和乘法口诀书信回了京城?”

刘远尧点了点头:“三日前我书信回的京,我打算留下来在学堂当个教书先生”

陈明轩没有反对,他点了点头说

“这学堂学的东西非常有意思,如果把里面学的东西,上禀陛下,在全国推行,我相信,全国的读书人又会多上许多”

刘远尧不赞同陈明轩的说法,他摇头说

“明轩你想的太简单了,即使这些知识能够普及大乾,百姓贫寒学子,要想进学堂读书,还是非常难的,就说纸张书本笔墨,又是哪一样百姓能用得起的呢?”

“坪西村这些百姓的孩子,能够进学堂读书,只不过是,秦政伤残在身,临时教孩子们启蒙罢了,村里根本就请不起教书先生,这几天宋爵爷,也请来了几位先生,来看了一眼就走了。

还有这里的孩子,家家户户都有一块小黑板,用粉笔上面练字,没有纸张,给先生的束修,也不过是秦瑜给出的主意,小孩子每7天拿5斤木柴,大孩子拿十斤木柴去学堂当束修。”

陈明轩沉默了,他以为自己现了新大6,没想到想要登录这个新大6,是那么的难

“远尧兄,你是因为这里没有教书先生,才要留下来的吗?”

刘远尧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在京城我一直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入朝当官,我没有那个性子,这些年也就为家中打理一下陛下赏赐的产业,直到这次来了坪西村,我觉得,我应该为天下学子做点什么事,我找秦瑜聊过算术和拼音的事,她给我说了很多,我们现在学习和认知的,用她的话,说就是学海里的冰山一角,所以我要留下来,把她所说的知识传播出去”

于是刘远尧就把秦瑜给自己说的什么π啊!

圆周率。。。。。初级的数学知识说给了陈明轩听。

陈明轩听完,也是惊呼奇迹

“好!

远尧你既然要留下来传播教育,我就上书朝廷留下来治理安南县,我们兄弟,一起为天下百姓做点事实,让他们早日摆脱贫困”

两人殊不知,今天他们做下的决定,在未来,真的就改变了当今的大乾天下,刘远尧成了大乾的大儒,一生走遍了大乾,就为传播知识,可谓桃李满天下。

陈明轩一心为天下百姓,成了名留青史,大乾第一父母官。

吃饭期间,陈明轩还给宋明远和张文杰说,要给他们建造爵爷府邸,被两人拒绝了他们说,他们都是老百姓,祖祖辈辈都是地里刨食的,如今得皇上恩赐,全是秦瑜功劳,他们就继续留在村里,要是朝廷觉得他们的房子破旧的话,他们就重新翻新一下,余下的银两,希望能用在学堂,孩子们的教育上。

这段时间秦瑜一直给他们普及,孩子才是未来,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几乎把他们都给洗脑了,所以他们对孩子们的教育非常上心。

转眼间,陈明轩离开坪西村2o天有余

刘远尧已经正式成为了坪西小学的第一位教书先生,陈明轩也用自己的关系,找来了两位科举时认识的朋友,此刻也在学堂当先生。

坪西有学堂还有皇上封赐的两位爵爷的事,在这段时间,传遍了十里八乡,很多乡绅地主前来拜访,留下了不少礼金。

宋明远和张文杰跟秦瑜和刘远尧商量,他们决定用这笔钱,扩建学堂。

秦瑜和刘远尧并没有意见,反倒是非常支持。

就这样学堂的孩子们放假了,换来的是全村百姓,集体出动,把原来漏风学堂,直接给平了。

听说是爵爷的村子要建学堂,之前张大叔给秦瑜家买砖块的砖窑厂,直接免费送来了十马车的砖头青瓦。

其他村,会砖瓦活的木匠们,大冬天的闲在家里没有事,听说学堂建好后,年后只要家里有6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去学堂读书,没钱的7天带一次木柴去学堂就行,所以这些猫冬的工匠们,全都到了坪西村,加入到了建学堂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