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教方子 (第1页)

作者:晓春三月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o23教授方子

当天晚上,两人仔细地写了两个方子,从配料到时间,都极尽详细。

又把家里的模具带上,当然也留了不少,以后自家还是要做些用的。

到胡家时,胡光义竟然在家,一问,那家伙居然把县学的活辞了,说要多花时间读书,并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去府城跑一趟,教课就不必要了。

胡光义解释他娘子这阵子在娘家陪他岳母,岳母身体不太好,所以不能接回家待客,两口子忙说不必要,家里事要紧。

袁春当胡光义的面把两个方子递给了管家,对方也写了收条。

然后袁春就跟着管家带的两个人去了厨房,斯文帮着把鲜花干花还有其他的一些材料送到厨房。

带来的两个人也算是聪明的,但就是这样,也学了一天,才算是基本掌握了技巧。

管家恳请袁春明天再来教半天,不然时间上掌握不了那么准,桃花和金银花也有些不同。

这一世夫妻俩虽然没有特别厉害的金手指,但两人记忆力都强,对时间和数量也敏感的不行,有些东西他们上手两三次就差不多,但别人十次八次也掌握不准。

已经半下午了,两人往家赶,不能误了孩子们放学的时间。

“娘子,你在厨房时,我去买了两斤五花肉,回去做些红烧肉吃,还买了大骨。”

“行,明天过来再买个仔鸡,孩子们吃仔鸡好,长个子,相公,你让我赶赶,万一你不在家,说不定需要自己赶车,总的会,是吧?”

斯文一想,骡子温顺,比牛还好赶,娘子学会也好。

袁春前世今生都不是扭扭捏捏的性子,很快就上了手,感觉也没什么难的,两人回到家,还没有歇一会,汪老大的大儿子大强跑了来。

“三叔,奶让我来说一声,姑奶奶来家里闹,想让汪家给她方子,说她家里过不下去了,奶怕她们到这里来。”

斯文叹气,来到这里,两边的人都不错,唯一闹心的就是这个姑,汪老头兄弟姐妹四个,他是老大,老二老三早年都没了,只剩下这个老四,又是家里唯一的姑娘,小时候家里再穷也惯着,结果惯了个这么样的东西来。

“娘子,你等下去接孩子,我过去一趟吧,省的她往这边来。”

“知道了,别带过来。”

斯文走后,袁春还是把家里好一点的东西全部装进柜里锁起来,厨房大罐的油什么的,也都锁进了库房,面上仅仅是放了两天吃的。

看看没什么好说的了,便走进厨房烧饭。

晚上煮些稀饭,再贴几个饼子,就烧一碗红烧肉,配一点小咸菜就行,肉买了两斤,烧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抹了些盐明天吃。

再说斯文赶到老宅,半道上就让大强先溜了,自己装着过来拿菜种的样子,也的确是要拿些菜种,旁边那块地,还有些地方要补种。

“爹娘,这是怎么了?小姑来了啊?干什么在哭?家里出事了吗?”

汪小花被三侄子的一连串问的懵了,家里出事?呸呸呸。

气的都忘记哭了。

斯文冷笑,这个小姑还不是仗着老爹忍她,每次来家里,不是要这就是要那,幸好嫁的离这有些远,一年来不了两次,否则就烦死了。

汪小花刚刚也听大哥说了,这是老三媳妇娘家的方子,不可能带她做的。

而这个侄子虽然聪明,也不是个好的,这些年混的不行,脾气也不好,比其他几个兄弟还不像读书人。

“老三呀,你也知道你小姑家穷,三个儿子,现在已经七八个孙子孙女了,实在日子过不下去了,听说你家卤肉卖的好,能不能让我家也做?放心,不会把方子跟人家说的。”

“小姑什么话,既然是方子,哪里有给徐家的道理?再说这是我媳妇的陪嫁方子,愿意拿出来让几个兄弟做,好让侄子能有些银子读书,哪里来的脸再给一些亲戚?”

“老三,我们也是一家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