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 (第1页)

作者:夏日灼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林家栋好奇地问:&1dquo;卫叔叔,你准备一直做报社的工作吗?”

  卫海笑:&1dquo;当然啊,这是我的梦想嘛。”

  如今他也是三十代的人了,比年轻时候相比少了些刺眼的锋芒,更多了些&1dquo;真正”属于知识分子的儒雅。

  &1dquo;感觉好可惜啊,卫叔叔你家里的事业那么大&he11ip;&he11ip;”

  李映红端着热汤走出来,林家国寸步不离地跟在她身后,爬到椅子上将一家八口的碗筷都摆放好,扬起脸很是期待地看着李映红,后者笑着摸摸他的小脑袋,这才让他满意。

  听到他们的话,李映红便说:&1dquo;你卫叔叔家里的事业,你们叔叔不感兴,他就喜欢做文字工作,尤其是这么一个有着使命感的职业!

  这也是李映红和卫海领完证,正式见过家长后才知晓的。怪不得她本人在第一次见到卫海时都觉得他的氛围和寻常的七十年代生人不符,原来人是真的七十年代的人没错,但是生活层次是真的不一样。

  卫海实在是太低调了,但凡他活得外露一点,刚开始的李映红都不会敢接近他。

  不过卫海虽然自己家有钱有势,他自己的事业也蒸蒸日上,但李映红也不是靠他吃饭的。

  自从鹿泉村的&1dquo;蟹庄”生意步入正轨以后,李映红在报社就更像是一个指导性的角色,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则用来联系饭店跟村子里的关系,包括和魏达以及徐奶奶的联络也一直没有落下。如今光凭湖鲜生意,家里的生活条件就已经好上许多。

  偶尔几个年长的孩子聊到小时候的辛酸经历,还会有恍如隔世的感觉。想来就在几年前,林家栋还要割草拾柴伐木,林家军找到时间就去抓鱼换所需品,云慧背着林家国带着弟弟妹妹打果子,这些种种都好像是上辈子生的事情了。

  林茵对在鹿泉村生活的事情就已经记得恍恍惚惚,因为当时年纪小的缘故,倒是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救了张莉母女的那次。现在大街小巷都遍布着电话亭,两家人以前还写信,如今就靠这个一直保持着联系。张莉和意中人结婚的时候还来了邀请,且在婚礼上郑重地感谢了他们全家。

  卫海问林家军:&1dquo;家军,你有梦想吗?”

  林家军一愣:&1dquo;梦想?我&he11ip;&he11ip;”

  &1dquo;梦想可以看作是你所向往的职业,也可以是你的人生目标,你所期盼的生活。比如家栋喜欢历史,他在高中入学的时候就跟我说以后想一直做研究工作,大学也准备报考历史系。小惠在初中的时候就想当作家,现在不时地写散文,写短篇小说投稿。”

  &1dquo;卫叔叔,我觉得你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很帅气,我哥我姐也很帅气,但我的确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我也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学科&he11ip;&he11ip;”

  林家军说到一半,声音渐小了下来,卫海笑着走过来,手放在他的肩上:&1dquo;没关系,你还有时间可以思考。也许你早就对人生有一个确切的希冀方向,只是暂时遗忘了,或者被忽略了而已。”

  李映红也对他点点头,笑道:&1dquo;是啊,不用有压力,不管你们做什么,妈妈和卫叔叔都会支持你们的。”

  林家军也扬起笑容:&1dquo;嗯!

  *

  林家栋进屋的时候,就见林家军比之前更加愁眉苦脸地瘫在床上。

  林家栋看着他这样,道:&1dquo;卫叔叔当时和妈领证的时候,为了照顾我们的心情也没有提出让我们喊他爸爸,但其实这么久以来他对我们就是父亲一样的存在了,你不会生他的气了吧?”

  &1dquo;怎么会&he11ip;&he11ip;我只是在想一件事。”

  &1dquo;什么事儿?”

  &1dquo;哥,你觉得我做什么能到北京去?”

  林家栋:&1dquo;哈?”

  林家军一脸正经:&1dquo;我想跟常梦一起去北京,你觉得我能考的上北京哪个大学?”

  他说到这反而不在乎林家栋的回答了,自言自语起来:&1dquo;虽然我不了解北京也不喜欢北京,可以的话我倒是想和你们待在一处,但是常梦想去,我当然得一起去&he11ip;&he11ip;”

  林家栋无奈:&1dquo;军子,你是不是想得太远了,你比常梦小几岁,等你追过去的时候,她都快毕业了。”

  &1dquo;哪儿有那么快!

  &1dquo;我是让你早点和她说清楚,既然喜欢就直接说,你还准备几年后到北京再跟她告白吗?”

  林家军脸红了,过了会儿又凑过来:&1dquo;哥,你是怎么跟年穗姐告白的?”

  林家栋调侃他:&1dquo;跟我学没用,我和年穗是心心相印,你到现在都不知道常梦的想法是什么。”

  &1dquo;哥!

  嬉闹一通后,林家军心里攒了一堆事儿,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到楼下的报亭拨个电话。他虽然不敢和常梦联系,但联系方式还是有的,只不过忐忑不安了这么久,基本上没有真正主动和对方联络罢了。

  他哥说的对,自己想去北京的唯一想法就是那是未来常梦所在的城市,仅此而已。但是林家军也知道自己的成绩要去北京还是不太容易的,这也不是努努力的问题,而且最重要的确实是常梦对他的态度。

  报亭的大爷对他们家的孩子都熟悉,眼看着他们一个个长高升学,久而久之也有一份感情在。于是隔着老远就打招呼:&1dquo;哟!

卫社长家的二公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