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页 (第1页)

作者:楠知北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楚橙昨晚被折腾的累了,一觉醒来已是中午。好在家宴一切事宜已经准备妥当,又有高氏主导,今日倒也没什么可忙的。远远的,不知是谁院里响起鞭炮声。

  这样的好日子,睡过去就太可惜了,楚橙收拾一番,拉着6长舟来到院子里赏梅。

  红梅覆雪愈显娇俏,二人结伴往院中走去。到了梅林深处,楚橙折下梅枝抱*T在怀中,问:&1dquo;夫君,好不好看?”

  6长舟倚在一颗老梅树旁,面上含笑,嘴角淡淡的扬起。

  这片梅林年年盛开,对他来说已没有什么鲜的。他道:&1dquo;看久了,再好看的东西也觉得寻常。”

  楚橙有点不高兴了,抱着满怀梅枝走向他,质问:&1dquo;原来如此,那看我看久了,岂不是也会腻味。”

  她就知道,男人都是喜厌旧的玩意儿,今天还能说喜欢你,明儿就变心了。

  楚橙小声骂着什么,实在气不过,便从地上捞起一把雪,踮起脚尖塞进6长舟脖颈里。

  她的身高只及6长舟胸口,就是踮起脚做这个动作也费力,只要6长舟稍微一躲就能避开。但男人没有,反而配合着她,微微弯下了腰。

  凉意自脖颈间袭来,6长舟也不恼,长臂一伸将人捞到怀里,笑着哄道:&1dquo;你除外,你是越看越好看,怎么看都不会腻。”

  作者有话说:

  改了五遍,苦笑&he11ip;&he11ip;我不理解&he11ip;&he11ip;我真的不理解,清成这样还锁

  第七十一章

  除夕这日,平阳侯府没有宾客往来,到了晚间各个院子的人相继去往正堂,人到的差不多家宴就开始了。

  夜幕降临,平阳侯府灯火辉煌,越靠近正堂食物的香气就越浓。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但显而易见,平阳侯府的这个年有些冷清。

  正堂内人坐的满满当当,却没有声音,即便哪个不懂事的小孩吵闹,也会被长辈一瞪,紧接着就有嬷嬷把人带下去。

  楚橙和6长舟来的晚,并不知生了什么,坐下后才隐约听人说,原来是二夫人高氏和三夫人瞿氏因为一件小事,方才大吵了一架。

  自从6平之和赵元湘的丑事败露,吴清嫣回娘家不久后怒火攻心,孩子没保住,这下二房三房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但谁都不吭声,就跟陌生人似的。

  三日前,在高氏和6老夫人的劝说下,6平之终于前往吴府接吴清嫣,但吴清嫣自从没了孩子心气大跌,对6平之一番打骂,不仅不愿意回来,还铁了心要和离。家中出了这样的丑事,高氏能顺心才怪。因此方才不小心与瞿氏撞上就吵起来,若不是众人劝着,只怕要大打出手。

  正堂内气氛诡异,与年的喜庆氛围格格不入。楚橙坐在席间,尴尬的一直攥紧手帕。6长舟看上去倒寻常,察觉到她的异样,只是轻轻握了下她的手,示意安心。

  毕竟是两位长辈的事,楚橙也不好上前劝说什么,好在没一会,6老夫人由人搀着终于到了。

  今日大喜,6老夫人深身着宝蓝色软罗烟裙,额上系着一对双珠抹额,看上去喜气洋洋,显然对堂内的事一无所知。众人见她来了,方才的不快一扫而光,纷纷迎上去搀她坐下。

  很快,宴席开始,正堂又恢复了往日家宴热热闹闹的样子。

  团圆饭菜色丰富,楚橙小口小口吃*T着6长舟夹过来的菜,忽然间一阵恶心,赶忙别过脑袋用手帕捂住嘴呕了声。

  见状,6长舟放下筷子,轻轻拍着她的背,问:&1dquo;这是怎么了?也没吃什么。”

  瞿氏嘴巴最快,忙道:&1dquo;不是有了吧?”

  话音一落,一束束目光不约而同地看向楚橙的肚子。楚橙大窘,忙道:&1dquo;不是,昨日才找大夫请过平安脉,应是吃东西吃的急了。”

  没过五日就有大夫到听雪堂请平安脉,若是有了楚橙不可能不承认。

  众人这才收回目光,继续用膳了。

  6老夫人看她一眼,嘱咐:&1dquo;慢点吃。”紧接着吩咐下人,说:&1dquo;送碗酸梅汁来,让三奶奶压压胃里的难受劲。”

  不多时,一碗酸梅汁就被端了上来。楚橙接过饮了几口,胃里果然舒服许多。

  这时,瞿氏又笑道:&1dquo;三奶奶别是有了不和我们说,一家人没什么好藏的,如果有了那便是第一个重孙,这是天大的喜事呢。”

  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高氏心情不虞,不仅因为儿子和儿媳妇要和离,还因为吴清嫣肚里的孩子没了。此时瞿氏说这个,不是专门往她的痛处戳吗?

  楚橙也不知为何,自己就被拉出来当枪使了,只得笑笑,说:&1dquo;真的没有。”

  6长舟也冷着脸道:&1dquo;我们才刚成婚,想多过几年清净日子。再说我与橙橙都还年轻,不急。”

  其他人又是一番接腔,这一茬才揭过去了。但高氏的脸色已是非常不妙,席间楚橙多次怀疑,她会把手上那双筷子摔倒瞿氏身上。被6老夫人一瞪,这对妯娌才收敛了。

  用过年夜饭,今天还要一起守岁,不过现在时间还早,众人可以先去做点别的事。楚橙方才吃多了,再加上正堂内烧着热烘烘的地龙有些热,就提议出去走走。6长舟拿来雪披为她穿上,二人一同出门。

  小辈们走后,正堂就只剩下二房三房。忍了一晚上,高氏终于道:&1dquo;老夫人,平之做了那样有损家族颜面的事,儿媳自知难辞其咎,三弟妹又咄咄逼人地挖苦,不如分家各过各的,也省的惹您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