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页 (第1页)

作者:录事参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此案已经查的清清楚楚,是花婆儿子和外来商贩勾结,想贩卖罗童去扬州为奴,胭脂铺东主,倒是并不知情。

  而这些人犯,也绝没有想到本县接案破案如此神,若以往,那些苦主报上衙门,也得拖拖拉拉数天后才开始查案。

  是以,孩童们还没被送走,就被人赃并获。

  看刘汉常提到这个案子,佩服尤五娘但话到半截又咽回去的窘态。

  6宁笑了笑,琢磨了下,说:“我准备,以甘夫人为东尚宫,尤夫人为西尚宫,你两位觉得如何?”

  贾伦和刘汉常都是一呆,虽然看起来国主第下只是临时起意,但按照本朝承袭的唐制,国主自然可以封赐女官,不过,本国就是属官都没有齐备呢,却先封赐女官,这,这怎么看,主公也有点昏君的潜质啊。

  但两人自不敢多说什么,都躬身,“主公英明!”

  6宁点点头,笑道:“刘侍郎,以后本国案件复审,就由典秘书送西尚宫裁断,贾侍郎,赋税财目,就由典秘书送东尚宫复核。”

  财政权不消说,重中之重拿到手里。账目更要清楚明白,而刑狱,则是最能令百姓直观感受到统治者统治风格的,所以,自然都要有自己最信任的人盯一下。

  若不然,现在东海国属官架构不全,容易造成贾伦和刘汉常一手遮天的局面,虽然,这两人应该都没有这么大的野心,两人出身低,视野也很低,根本不是什么权臣的料儿,但是,时间长了,权势在手,人都会变的。

  贾伦和刘汉常听6宁的话都是一呆,女官干政?那是则天皇帝时期才有的事儿了。

  不过两人忙又躬身称是,只是隐隐觉得,主公好似正向昏君的路上,策马狂奔。

  琢磨着,6宁又道:“中大夫一直空缺,两位可知道,我这东海境内,可有什么刚正不阿的贤才啊?”

  按规制,6宁这东海国可设中大夫四人,为九品的谏官。

  监察机构,还是极为重要的。

  贾伦和刘汉常对望一眼,都思索起来。

  6宁琢磨着又道:“如果是整个海州,乃至邻近各州,可有什么贤才流落在民间?”

  刘汉常突然眼睛一亮,说道:“主公,闻听楚州有一位狂徒,少年才俊,却恃才傲物,时常大骂天下英雄!”

  6宁就有些无语,嘴炮谁不会,后世有了网络,嘴炮们算是有了平台,键盘侠们谈古论今,历朝名将,当世富豪,哪一个在他们眼里?那真是说就天下无敌,做就有心无力。

  “嗯,有时间,可以去拜会一下。”

6宁敷衍的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候,外面执刀匆匆奔入,单膝跪倒:“第下,有寿州都护府来客!”

双手捧着一张名剌。

  6宁身侧,站得是一名眉清目秀的小婢女,叫小桃红,是刚刚被封赐的典秘书之一,便走下来接过名剌,呈给6宁。

  公府一起封赐了二十名典秘书,其中甘夫人和尤夫人每人调拨五人,其余十人,近侍6宁这个国主。

  小桃红的名字自然是6宁起的,却是6宁想起后世一个影视剧,便有些恶味的给她赐名。

  实际上,小桃红就是刘志才的侄女,后来过继刘志才为女。

  6宁本来是想放免她的,送她盘缠归乡,但她却无处可去,哭着求李氏要留下,老夫人心软,就答应了。

  对这刘逆之女,刘汉常和贾伦都不怎么放心,尤其她还被任命为典秘书之一,可以接触本国许多机密公函。

  此时刘汉常眼珠转了转,问道:“主公,金陵调配给主公的谒者还没到么?”

  谒者,就是宦官,按规制,6宁身边可以配备四名九品谒者,如小桃红现在的差事,就应该是宦官来做。

  “我给推了,最讨厌不男不女的阴阳人。”

6宁看着名剌,顺口说着。

  贾伦和刘汉常都瀑布汗,本朝宦官,虽然比不上唐末时那样专横,但势力也不小,如果主公的话,传到那些宦官耳里,那主公还不得天天被人背后在圣天子面前诋毁?

  不过,国主第下,好像根本就不在乎啊,谁又奈何得了他?

  等中大夫吧,等中大夫吧,劝谏国主,这本来就是中大夫的职责。

  贾伦和刘汉常,现在都无比渴望,中大夫们踩着五彩祥云闪亮登场,将他们救出水深火热。

  等真的有了中大夫,不知道,以后厅堂上,多热闹了。

  贾伦和刘汉常想想众中大夫哭天抹泪劝谏国主的画面,又都一阵汗颜。

  6宁看着手中名剌,却是微微蹙眉,上面写的是“清淮军营田副使孙羽”

  清淮军镇寿州,是抗拒北国的第一线,虽然并不节制海州,但毫无疑问,其是南唐东北疆域最大的府衙,其军镇对海州,也颇有影响力。

  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是这个时代的名将之一,如果不是自己改变历史的话,其在寿州守孤城,守了一年多,周军便是有郭荣亲征,有赵匡胤、李重进等悍将轮番进攻,却久攻不下。

  直到寿州粮尽,刘仁赡又病重,其部下才开城投降,不几个月,刘仁赡就病重而亡,郭荣为收拢人心,可是厚厚封赐了刘仁赡,旌表刘仁赡的忠节,南唐朝廷,更追赠刘仁赡为越王。

  到了明代,寿州还建了忠肃王庙,就是祭祀刘仁赡。

  所以对他的大体事迹,6宁倒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