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 (第2页)

作者:尤四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1dquo;诺。”丞相直身道,&1dquo;臣即刻命人八百里加急,传令廷尉丞。”

  &1dquo;多事之秋啊,望朝野上下一心,朕是再经不得了,都是至亲骨rou,何苦弄成这样&he11ip;&he11ip;”少帝在无尽的唏嘘中起身,背着手走下御座,一直走出了德阳殿。

  德阳殿在北宫,离太后的永安宫不远,这两日太冷,太后的头风又犯了,她散朝之后便打算去看看她。

  太后卧在netg上,见少帝进门忙坐起身来,&1dquo;我知道陛下的心,朝中政务巨万,不必特地来看我。”

  扶微接过侍御端来的汤药敬献上去,笑着说:&1dquo;不论多忙,母亲这里总不能不来的。太后快些好起来,臣心里便安定了。”

  太后把药饮尽了,让人在背后垫了隐囊,靠着和少帝说话。谈起长主来,脸上很有些怜悯的神色,&1dquo;女儿前脚走,自己后脚便跟上了,huang泉路上倒也不孤单。我曾劝她不要那么着急离京的,她偏不听,这么冷的天,越往北越冻得牙颤,车轴可不得断么。”

  扶微不好说什么,只是顺嘴支应,&1dquo;命当如此吧,合该她满门有难。”

  &1dquo;盖侯又要反&he11ip;&he11ip;”太后摇头,&1dquo;怎不能安生过日子。”

  扶微笑道:&1dquo;母亲这些年还没看透这名利场么,谁不想更上一层楼?王侯离君王一步之遥,有此心的不单盖侯,还有别人。”

  太后一脸莫可奈何,&1dquo;陛下辛苦了,经历得越多,越看透人心。源家的子孙都生了cao心的命,先帝那时候虽神憎鬼恶,然十六岁已经随军打仗了。你如今比他还cao劳些,等挺过去了,往后会好起来的。”

  扶微听她这么说先帝,忍不住一笑。感qíng经过岁月的沉淀,会变得越醇厚,如今的先帝在太后心里不是帝王,是故去的丈夫。满身毛病,但依旧兜在心头,一时一刻也不能忘。

  两个人在内寝对坐,扶微侍奉些茶汤,倒也颇有母慈子孝的家常感。

  隔了很久才听太后道:&1dquo;眼下正组建三署郎,筹措得怎么样了?”

  扶微说:&1dquo;文内差不多了,都是辟雍选拔出来的良才,对臣很有助益。”

  太后点头,&1dquo;不可轻武重文,要两下平衡才好。”

  扶微道诺,&1dquo;近卫中有很多是出身将门的,正在酌qíng量才,派往南北两军。”

  太后和煦地笑着,&1dquo;我这里有一人,是冒侯曾孙,请陛下赏他个官职吧。”

  冒侯是梁太后先父,先帝朝的国丈,如果是冒侯曾孙,那便是太后孙辈,太后为他谋官理所当然。这些年外戚一直遭受打压,梁氏和楼氏在朝的不多,加上太后又是头一回张嘴,她不好不应允。

  &1dquo;母亲心里可有合适的官职?”

  梁太后慢慢道:&1dquo;虎贲和羽林是皇帝卫队,我愿他保陛下安危,去那两处最好。羽林监中有中郎将一职,陛下看,这个职务可行?”

  这就让扶微有些犯难了,羽林中郎将秩比二千石,掌羽林骑和宫廷宿卫,算是个不小的官。如果是虚职,任命就任命了,当做人qíng奉送也无不可,但这是确确实实的要职,一个没有什么经验的年轻人,上手便是这个品阶,恐怕没人会服。

  她犹豫,&1dquo;两千石官员任命需用印玺,还得通过丞相。若是羽林左右监,臣倒可以立时办妥。”

  太后哦了声,眉间似有失望的颜色,&1dquo;是我不查,叫陛下为难了。无妨,不成便罢,待日后再说也可以。”

  扶微老大的不好意思,终究没法回绝,只说:&1dquo;母亲别急,容我想想办法。”又闲话了几句,从永安宫退了出来。

  去丞相官署吧,讨个人qíng,也要把这中郎将送给太后。于是一路佯佯从夹道里过去,穿过半个宫掖才到南宫,进门是长史相迎,恭恭敬敬行了参礼道:&1dquo;这样冷的天,上没有传辇?”

  她嗯了声,&1dquo;相父在吗?”

  长史摇头,&1dquo;相国外出办事去了,待他回来,臣即刻便告知。”

  扶微感到好奇,看了案头如山卷牍一眼,&1dquo;政务都处置不完,还要外出公gan?”大概脑子忽然抽筋了,打道,&1dquo;别不是有红颜知己相邀吧,丞相年事已高,也当成家了。”

  她不过随口调侃,没想到长史怔了一下,&1dquo;上料事如神也。”

  料事如神?她的笑容僵在了脸上,&1dquo;果真?”

  长史不知道丞相和她的关系,直言道:&1dquo;听闻是位故人,差人到门上送了信,相国匆匆出去了。”一个快三十的男人,不管肩上责任如何重大,婚姻大事亟待解决,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这么不体下q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