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第1页)

作者:江南知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我们刚才盘点了几位政治才能出色的奇女子,接下来要盘点的,则是那些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壮烈女将军

随着画面的转变,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女出现在屏幕中,

其实在后世,在这篇大家耳熟能详的木兰辞里,那位女扮男装、代父从征的木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女儿,朝着梦想勇敢前进其实这是一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民歌,经过后世朝代多番改编其实木兰不姓花,花这个姓氏,就是明代文学家徐渭在戏剧作品中编纂的,遗憾的是,截止目前,考古界也没有出土关于木兰的记录

在县城,不少自诩斯文的男子开始把自家妻女往屋里推,好了好了,进去给我多绣几双鞋袜,这种舞刀弄枪的女人有什么好看的

但这一回,有不少母亲鼓起勇气拉住女儿,大声反驳道,他多,既然是仙人放给咱看的,就让闺女看看长长见识吧

在农村,很多自小干农活、练出一身好力气的女孩子开始两眼放光读书,她们没条件也没兴趣,但若能让她们习武,能像男子一样去行伍中挣军功,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啊,总比被胡乱卖给什么老头或傻子强

但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南北朝时期的民众没听过这位女将军,又怎会突奇想把她编进诗歌里呢今天,主播就来抽丝剥茧,看看木兰到底是确有其人,还是纯属虚构

根据历代文人考据,木兰辞中的行军之地黑山和燕山,与正史魏书记载柔然战役的地点吻合,更巧的是,北魏实行府兵制,这是一种世袭的、兵农合一的军制,通常是鲜卑农民被划入府户,免征赋税,到了战时他们就得出男子参军,装备、兵器、马匹一切自备,从书中的卷卷有爷名到东市买骏马,都能跟府兵制的情况对应起来1

再和北魏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距离北魏很近的陈朝、智匠编写古今乐录时称木兰,不知名,可以推断出,木兰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的姓氏再次巧合的是,鲜卑族一开始当时一百八十姓氏,全是复姓,比如长孙氏、贺赖氏、贺楼氏等,后来,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才把复姓改成了汉字单姓而在北魏时代,强悍的柔然曾对它起过数十趟大肆劫掠的战争

到了这里,真相已经呼之欲出木兰,是北魏时期一位真实存在的女将,

她为保护年迈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女扮男装上战场,以惊人的胆量和过人的军事才能,不但参与了一场长达数年的保家卫国之战,还大胜而归,可惜她因为女儿身,拒绝了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军功,也未被记载在正史之中

那些刚刚燃起希望的贫家女子,一腔谋出路的欢喜顿时被凉水泼了下来,为何男子可以光明正大参军,获得军功和奖励,而女子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其实从木兰的故事中我们就能看到,女性的责任和担当、勇气和实力,样样无半分逊色于男子,但在那样的世道,在各朝各代为记载功绩而著书立传的正史里,有很多文官武将,很多才子书生,却没有几个女子诺长的史书,装得下成千上万的男子,却只容得下屈指可数的女子多少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女子,史书对她们的记载却只有寥寥数语

秦始皇沉吟一番,在群臣诧异的目光中,吩咐蒙毅,你去找李斯个文书,让人去搜集各地有才能的女子名单,不拒文才还是武术,不论秦国旧人还是六国之民,也不论出身门第再让李斯安排,设一批女官职位,先带来咸阳考核一番,通过考核的就授予官职,待遇与升职办法跟朝中大臣相同孟姑娘见多识广,她大力支持女子出来做事,我大秦应当第一个响应号召

还是孟姑娘好,又让朕找到一条薅人才的途径,人才,朕的大秦急需各种各样的人才

有老大臣急忙跪下来,陛下,使不得啊若那些女子得了权势便得意忘形,到时弄权酿出祸端

另一位老臣也跪下了,是啊陛下,依臣看,我大秦待女子已足够宽泛了,孟姑娘此番责备的定不是我大秦,您若找到人,几封褒奖诏书已是她们天大的福气,何必再让她们进朝为官”

秦始皇淡淡道,朕意已决,不必多言。

另一边,吕雉也在劝刘邦,必须不如让人去各地挑选有文武天赋的女子,在朝中设些女官职位,也算全了对孟姑娘的敬意

当然,她提这个建议,也有自己的考虑在里面刘邦想来想去,欣然同意了。

正因为如此,南宋那位从风尘中爬起来、持刀跨马抗击金军的女将军梁氏,在史书上也没有留下名字,红玉只是后世话本作者为她起的名字我们姑且按话

本上的名字,称她为梁红玉吧,她的祖父和父亲皆是武将出身,想来对她也多有疼爱,才教了她一身好功夫由于宋徽宗即位后朝政昏庸不堪,方腊带着几十万民众动了起义,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镇压方腊起义失利,被朝廷削了官职砍了头,梁家自此败落,女眷也沦落成了官妓

说到这里,主播忍不住要先谴责古代那些不把女子当独立个体的恶制度官员和显贵犯法被诛后,其家中女眷罚为官妓或没入掖庭,已经是很多朝代的常规操作;而在明清时期,又新增了一条佥妻制度

朱元璋收复各处失地,疆域比宋朝辽阔很多,需要大量士兵守卫边关,于是开创了卫所屯田制度,兵农合一,士兵在边关开荒屯田自给自足,不需要国家拨款养兵,从客观上来说这个制度为明初军队战斗力的强悍带来了保障但同时,朱元璋规定了阶层制度,军户的后代永远是军户,可边关苦寒,许多人根本受不了这份苦,经常偷偷逃逸,更别提让他们在这种地方生儿育女世世代代生活了

为防止兵力流失,朱元璋想出了佥妻的法子,给这些士兵房子土地,还妻子,而这些女子都是花国库的钱买来的在明朝初期,这项政策虽然实施了,但并没有硬性要求,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代,佥妻制度正式被写进法律条文,到了清朝,则改成旗人免佥妻,民人遣需佥妻的规

定2

马皇后急忙道,“老朱你看看,我早就说过,这个佥妻制度不人道,现在连孟姑娘都点名批评了,不如还是废了吧

朱元璋牙疼地捂着脸,可是,我这也是为了大明好啊牺牲几个无关紧要的女子安抚边关将士,有他们成家立业安心戍边,大明江山才能安稳

从此,被征兵戍边的男子,其妻子必须陪同;被流放充军的犯人,其并未犯法的妻子也要被强制拉着去流放,如果犯人没有妻子,朝廷也会出点钱,买个贫家女子许配给对方实际上,流放途中许多女子会遭受管事小吏调戏猥亵、有许多犯人受不了那份苦扔下妻子直接跑路,而那些孤立无援的女子,只能在环境恶劣的异乡乞讨,或是被活活冻死饿死3

清朝乾隆二十四年,这个制度被下令废除了,可在乾隆三十二年和光绪年间配新疆的罪犯中,佥妻制度又实行了是的,这就是古代女子的生存现状那

些身居高位的男人,什么都考虑到了,唯独没有考虑那些女子愿不愿意、她们去了边关能不能活下来一个清清白白没有犯法的女子,无论她出身于烟花之地还是贫寒之家,在统治阶层眼中,她们都不值一提,甚至还不如一个罪犯重要

马皇后听到这里,十分严肃地扯下他的手,孟姑娘可不是那种没事说废话的人,她眼下既然这般重视女子,你可别惹她生气了快想想其他法子吧,其他朝代没有佥妻人家边关也能守住

朱元璋皱着眉头,法子倒是有,就是要花更多国库银子,肉疼让我再想想,再想想

无数古代女子悄悄流下了泪水,在没有这项制度朝代的女子,光是想一想被迫嫁给罪犯去流放之地,就忍不住胆寒得浑身抖

摆在男子面前的道路千万条,可摆在她们面前的,每一条都是暗无天日的死路啊

不,她们也要努力偷偷多学点本领,有了本领就能挣钱能养家,就不会再被人当成累赘随意卖处置了这年头,就算亲生的多娘,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他们世世代代喜爱男子,不就因为男子能为他们挣钱捞到好处吗,如果我们也可以呢

这一刻,她们想学本领改变命运的念头变得更强烈了

言归正传,梁红玉就是这样一位被不公平律法迫害的女子,但她虽然被分配到军营为歌妓,依然没有堕了父辈言传身教的气节,她舞剑走绳,她弯弓射箭,她努力做着不一样的自己,不沾染谄媚柔弱的气息,后来,她遇到了抗金名将韩世忠,得以脱身泥潭,他欣赏她的飒爽英姿,允许她随军出征,还在原配妻子去世后,把她扶正为正妻

在宋孝宗命人为韩世忠写的墓碑上,记载着当年苗刘叛乱时、梁红玉抱着儿子飞马夜驰一昼夜,为韩世忠传信救驾之事,她因此得赵构亲封护国夫人同时,这墓碑上也记载了金军将领金兀术横渡长江时,韩世忠率军拦截,而梁红玉则冒着箭雨,亲自在阵前为宋军击鼓助阵,她一个女子不惧阵前死的勇气,大大鼓舞了兵力、战斗力都比不上金兵的宋军,宋军最后竟一扭战局大败金军

4

江家村,因为没有儿子被嘲笑、历来在村里抬不起头的江老四一家,正在院子里激动地观看着,仙人这是在为女子说话咧,江大婶忍不住擦了擦眼泪

自家三个丫头虽是丫头,但姐妹三人

从小就不服输,事事争强好胜还有一把好力气,下田耕地砍柴做木活,样样不比村里年轻后生差

可她和老伴还来不及高兴,村里人轻飘飘一句“再厉害也是为别人家养的丫头片子”

,就能把他们重新打入地狱,陷入对老年生活的无限恐惧和担忧

这时,江大丫一把重重扔下砍柴刀,娘,别哭了人家能打女将军能劳什子夫人,你女儿难道不行么我力气大,不怕死,若能让我上了战场,少说也能为咱家挣十亩地回来

江二丫一边拿衣袖为江大婶擦泪,一边慢慢道,“可神画中的事,在咱们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若真能让女子参军就好了

后来数年间,梁红玉与韩世忠一起率将士,在楚州抵抗金兵,连年战乱导致军士居无住所,梁红玉带着女眷们亲手织蒲为屋,夫妻二人镇守楚州十多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可惜,绍兴十一年,赵构和秦桧以莫须有之罪名杀害岳飞,韩世忠黯然辞官带着妻子隐居,一代英勇夫妇就此淡然渡过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