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 (第1页)

作者:或许有一天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当然,有这样一双眼睛盯着,路以卿也没敢在这里换下汗湿的中衣。她背脊挺直,身形僵硬,抱着干净的衣直接绕去了隔间的浴房,将门锁上后才算是松了口气。

  路以卿穿越来的时间不长,但她平日更衣也不是这般小心的,虽避着沈望舒也只是绕去屏风后更衣。而今日她之所以这般反常,还是因为那折腾了她一夜的噩梦。

  梦里她与沈望舒反目了,前一刻还冲她言笑晏晏的媳妇,下一刻就将毒药灌进了她的嘴里。

  路以卿倒不是被这梦境的展吓到了,事实上这样的展在昨日她已经想过无数次。但梦里造成沈望舒反目的原因却让路以卿有些如鲠在喉——因为沈望舒不喜女子。而在梦中她女子的身份暴露了,对方芳心错付深感受骗,于是毅然决然选择了背叛,或者该说是报复!

  大梦初醒,梦境犹自历历在目,更可怕的是路以卿仔细想了想,现这梦的逻辑竟然没毛病。

  背叛从来都是需要理由的,既然不是因为利益,那必然便是因为仇恨了。

  已知剧情中,沈望舒最后是跟襄王在一起了,那么她喜欢的必然是男子。直直的直女被骗了婚,或许不止骗婚还被骗了心,那么在得知真相的那一刻黑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路以卿为此莫名有些难过,但今晨在沈望舒怀中醒来却还是一阵慌张。尤其趁着沈望舒没注意,她还偷偷摸了摸身上的裹胸布,不巧一夜过去有些松了,她就更不敢再待下去了——万一梦境是真的呢?穿书都遇上了,梦境预警也不是没可能,更何况逻辑很说得通啊。

  所以她只能逃了,抱着衣裳逃去了浴房,摸摸心口那难过的情绪仍是久久不散。

  ****************************************************************************

  每回失忆,路以卿总是要别扭一阵的,沈望舒心累之余其实也是习以为常了。不过这一回她却没心思再陪着她折腾,襄王既然已经准备给路以卿下药,显然已是对路家势在必得了。

  沈望舒如今也是路家人,自然不能坐视不理,所以她准备先联系上在外的路家主。

  这边沈望舒忙忙碌碌,那边路以卿无处可去,便又窝进了书房。她也尝试着给自己找点事做,于是提将自己还记得的剧情脉络理了一遍,可惜她半路就弃坑了,也不知最后结局如何……襄王应该是得偿所愿了吧,毕竟是男主,还是那样一个不择手段的人。

  想着想着,路以卿又将刚写好的剧情划掉了一半,毕竟书都是围绕着襄王这个主角写的,和她这个炮灰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她理这些作甚?

  这样一想,顿时有些意兴阑珊,路以卿最后将纸团吧团吧扔去了一旁。

  她烦躁的起身在房中来回踱了几圈,然后便走去开了房门,冲书房外等着的于钱招招手。

  于钱见状立刻跟进了书房,开口仍是那句:“郎君今日想问什么?”

  路以卿面无表情,看上去似乎比平日更沉稳威严,心里的犹豫却比第一次开口时更多。她沉默了足有半盏茶,这才开口问道:“于钱你说,我若要与少夫人和离,该怎么做?”

  这话问一个下人,其实很不合适,然而路以卿初来乍到,对古代的规矩实在知道得不多。而问于钱是因为她对于钱还有几分信任,不仅是因为这些天他对自己知无不言的解惑,更因为他的身份注定他的身家性命全掌握在路以卿这个主人手里。所以有些话,她问了也不怕于钱会说出去。

  只这般石破天惊的话听在于钱耳里,他心中却是丝毫波澜也无,甚至还有种“果然来了”

的尘埃落定。当下也没犹豫,给出了标准答案:“郎君,少夫人不会同意的。”

  和离是两个人的事,一方不签字,和离书都不会生效。

  路以卿闻言抬手在眉梢蹭了蹭,觉得于钱这话没错,至少目前看来沈望舒对她是有感情的——会吻她,会抱着她睡觉,甚至她多看丫鬟一眼都会吃醋,感情正好哪能说离就离?

  不得不说,路以卿想一出是一出也是挺异想天开了。可想到沈望舒就仿佛身边有颗定|时|炸|弹似得,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她自觉还是该爱惜小命。因此听了于钱的话,她非但没有立刻打消念头,甚至还生出了另一个更大胆的想法:“那如果是休妻呢?”

  休书一封,就不需要女方同意了,不过碍于身份,长安贵女有和离却少见被休弃的。

  于钱看着自家有些天真的郎君,心中只想叹气,嘴上却只能劝着:“郎君啊,休妻也不是您说休就能休的,也同样有七出三不去的规矩。”

  所谓七出之条,路以卿看小说看电视也是听说过的,但具体如何她却是不知。她原只是突奇想而已,当下竟是来了兴,便问道:“那都是什么,你给我说说。”

  于钱见路以卿追问,眼神古怪几分,却还是将所谓的“七出三不去”

细细讲解了一遍。

  路以卿听完就歇菜了,因为七出里除了“无子”

和“妒忌”

,其余沈望舒压根半点儿不沾边。而且所谓妒忌也不过是吃了点丫鬟的小醋,严格算来根本不算什么。至于无子,两个女人还能指望有子?真有她头上就该绿了!

  更何况古人对妇人到底还有最有一层保障,那便是七出之外的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