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页 (第1页)

作者:海带大少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人群中爆出热烈的掌声,就连曾经看过这假人表演的元恪也不免啧啧称奇。

  这样一闹,却是又过了一个时辰,宴席的气愤渐渐地降了下来,席间众人开始兀自抱团说起闲话。元恪乐得清静,亦跟着自斟自饮起来。

  方才那个懂机关术的能人走时,还送了元恪最近研究出的一个小物什作为寿礼。那东西外表做成球的形状,等到把它从稍高处抛下,这球立马裂开,窜出一只展翅开屏的孔雀,那孔雀是按真孔雀的模样制造,还上了鲜妍的颜色,无论近看远看,都栩栩如生。

  元恪见这东西稀奇,那球中又是孔雀这般的鸟中凤凰,不免多看了几眼,多把玩了几下。身旁一个身材略胖的男人看见了,翘着小胡子微微笑道:&1dquo;岳柯这东西造的真是稀奇,若不是有幸参加殿下寿辰,微臣恐怕一辈子都见不到这样的场面。殿下,这岳柯,实乃当世公输班啊!

  身旁众人听这人说话,都附和道:&1dquo;是啊,是啊,此能人真是古今罕有,殿下得此能人,真是可喜可贺。”

  又言:&1dquo;今日岳柯所演实在妙不可言,还请殿下多多赏赐此人啊!

  &1dquo;是啊,殿下,岳柯这种能人,您一定要多多赏赐才行,您瞧他方才那木鸢,倏地一下都飞起来了,跟传说里公输般能载人的木鸢简直如出一辙阿!

  &1dquo;是啊,妙哉妙哉,老夫活到六十来岁,竟是第一次亲眼见识到这样的场面,真是三生有幸,死而无憾了&he11ip;&he11ip;”类似种种,尽是一片夸赞之声。

  而在这一片夸赞声中,萧子杞端着酒杯远远地站了起来,看见元恪也注意到他了,他双手向前举起酒杯,做出一个敬酒的姿势:&1dquo;殿下得此能人,实乃大幸,岳柯之能,若能用在国家军事,帮助卫大将军排忧解难&he11ip;&he11ip;”他勾了唇角,一双大眼睛亮亮的,看不出什么情绪。

  元恪的眉头不由自主地跳了一下。

  众人正等萧子杞接下来继续说些什么,他却蓦然一笑,生硬地转了话题:&1dquo;殿下,你别光顾着赏赐岳柯,莫要忘了举荐岳柯之人,萧某可听身边的于大人说了,说楼大人举荐岳柯有功,却还没有受过什么赏赐呢!

  又扭过头看向身旁:&1dquo;你说是吧,于大人?”

  那萧子杞身旁此时正有一人,也站起身子,对着元恪拱手作揖:&1dquo;萧公子说得甚是,论最有资格受赏的,除了岳柯,非楼大人莫属了。”

  &1dquo;哪里哪里,老夫怎敢因为这些小事,就要向承王殿下邀功请赏!

”众人之中,一个四十多岁留着山羊胡子的男人站起身子,赶忙对着主位置之上的元恪拱手作揖,又对着一旁的萧子杞和于大人行了礼:&1dquo;萧公子,于大人,言重了,言重了。”

  &1dquo;哪里言重。”萧子杞微微一笑,又看向元恪,&1dquo;殿下,您觉得呢?”

  元恪似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1dquo;是该赏赐的。”顿了顿,又道:&1dquo;楼大人,听闻你最近方从徐州调任回京,本王这些时候忙于政务,也未曾给你接风。本王幼时曾受你教导,也算是你半个学生,一会儿宴会罢,且请留步,你我二人,便叙叙旧吧&he11ip;&he11ip;”

  这楼大人楼世忠早年些爱好中原文化,尤其一手丹青画得了得,他虽曾有幸指导过元恪运,但离&1dquo;教导”还相差甚远。如今听到元恪这般说,老脸不禁一红,受宠若惊般的,连忙点头称&1dquo;是”。

  几番笑闹过后,天色渐晚,宴席渐渐地散了。元恪留了楼大人下来,自斟了一杯酒,抬手远远地敬了过去:&1dquo;楼大人,这一杯酒,本王恭喜你调任回京。”说罢这话,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那楼大人自方才元恪说要赏赐他开始,他便有些云里雾里的飘飘然,如今见元恪又敬他酒,他赶忙也跟着将那面前的酒饮尽了。

  自打今年过罢年开始,他就像走了狗屎运似的,一路高升,不仅举家从徐州迁往洛阳,还从一个小小的郡太守,摇身一变成了治中从事史。可谓是喜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欢欢乐乐地将最后一口酒咽进肚中,楼大人的双颊染上酒醉的红晕。正待开口对着元恪叙些话,身后却响起一阵脚步声。他忙回头去看,却见萧子杞面带微笑地走了过来。

  说起这萧子杞,楼大人只知他与大魏渊源颇深,据说他的母亲元彩与当年已然不惑的齐王太子一见钟情,不顾世俗反对毅然嫁入南齐并生下了萧子杞,在当时的魏齐两国,那可是掀起过大轰动的。而这萧子杞&he11ip;&he11ip;

  楼大人扬头看去,见他一副如琢如磨的翩翩公子形象,再看那消瘦的身板,不禁有些惋惜。

  早前听说南齐萧鸾篡位,大肆迫害高帝、武帝子孙,这萧子杞怕是为了避难,才流落到这大魏来的。萧鸾狼子野心,旁支篡位,若这萧子杞有些骨气,定然不会坐视不理,更何况如今受了大魏庇护,正是个借兵南下夺回正统的好时机。可听人说着萧子杞却&1dquo;安分守己”,一心扑在大魏的汉化事业上,为大魏汉化的推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这大魏日子过得相当舒适。当今陛下几次鼓励他借兵南下,恢复正统,他却装傻充愣,俨然一副要为大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架势。

  不过,说实在的,大魏方迁都不久,百废待兴,楼大人一个文官看来,也的确并非伐齐的好时机。当今陛下几次借口伐齐未果,迁都时还曾主张伐齐,遭到朝中一致反对。如今旧话重提,结合国内形势,萧子杞如今不借兵正好,国人安生日子才过了几天,谁上杆子想要去打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