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南阁公寓怎么样 > 九十八章 太子妃问政

九十八章 太子妃问政 (第1页)

作者:水月听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太子妃和蔼的说道:“仪卫副不必谦虚。仪卫副与蒲阁老议定平西戎之策很得陛下赏识。萧状元又如何谦虚?”

干城心中暗想,蒲阁老不让我到处说。可他倒好,竟然向太子和盘托出。太子妃今日看来是受太子之托来向自己问计。此时集义殿中除了干城与太子妃,只剩下一名太子妃的贴身宫女和一位中年太监。干城见过这位名叫甘评的太监,平时一直跟在太子身边。据说他记忆力强,每晚可将太子一日的言行一字不漏的复述出来。今日甘平肯定是太子安排过来背诵自己建议的。干城见已无转圜余地,只好恭敬地向太子妃问道:“不知陛下与太子所论何事?”

太子妃问道:“议宝钞之废留。”

太子妃所说的宝钞就是现代的纸币。纸币产生于北宋,但之后随着海上贸易的繁荣,白银大量涌入中国,国内大有用白银代替其他种类货币的势头。宝钞更是有被白银取代的势头。外加朝廷举措不当,导致本朝宝钞币值严重不稳。如今百姓和商贾都开始弃用宝钞。朝廷近年来实行税制变法后,国库中白银存量大幅增加,所以也有弃用宝钞的言论出现。正因如此,陛下才会将宝钞之废留的议题拿出来询问太子和周王。当然这也是一次考察皇位继承候选人能力的测试。

干城略加思索,说道:“宝钞绝不可废。”

太子妃似乎有些意外,便问道:“宝钞为何不可废?”

干城说道:“眼下因为海外诸夷为求我朝货物,所以黄金、白银大量涌入我朝。如若以后因战争或灾疫,导致海上商路断绝,黄金、白银就不会再以如此规模涌入我朝。届时我朝以何代替白银作为钱货(货币)?所以宝钞还应保留,即是以备万一,又作为白银的补充。”

太子妃皱着眉,看身旁的甘评听得入神,就示意干城继续往下说。太子妃之所以没听太明白,是因为她不知道华夏境内虽然无所不备,但金银的矿藏与庞大繁荣的经济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如今市面上的金银大量来自海外和各个朝贡国。

干城继续说道:“宝钞是前两朝所设。前朝因滥宝钞导致货贵而钞贱(通货膨胀)。本朝宝钞钞值一直不稳,如今也有非常明显的贬值趋势。”

太子妃皱着眉问道:“宝钞为何会日益贬值?”

干城说道:“宝钞之所以贬值:一是因为没有任何物资作为宝钞行的依托。宝钞自身的价值就是一张纸,这如何能取信于民?

二是朝廷只宝钞,但没有设立兑换旧钞的机构。宝钞本就容易损坏,旧钞更容易损坏,一旦宝钞损坏就无法使用。因此市面上都不愿意使用宝钞交易。既然市场上都不愿意用宝钞,那宝钞必然贬值。

三是朝廷征税时只收实物、新钞和金银,而不收旧钞,这就进一步促使百姓不用宝钞而用金银。百姓不用宝钞,宝钞必然会更加贬值。”

太子妃听后连连点头,她本来也是诗书之家的女子,干城讲的又是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贴近百姓生活,所以太子妃自然清楚干城的意思。这时她又看了看身旁的甘评,甘评冲太子妃一躬身,太子妃只是缓缓点头。甘评这才问道:“仪卫副以为宝钞行应依托什么物资为好?”

干城笑道:“宝钞行可依托的物资很多,例如:青盐、太仓米、生丝、铜、铁,当然最好是金银。总之国库中有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宝钞行的依据。在行初期应当允许百姓持宝钞至省城或各府兑换实物。等到时间长了,百姓习惯了使用宝钞。朝廷还可以出依据物行宝钞以应急,但不能过多,以防挤兑。”

干城的话简直是醍醐灌顶,甘评连忙向干城躬身行礼。

太子妃也是十分满意,又问道:“仪卫副你还有什么好的想法也说一说。”

干城想了想说道:“现在海路畅通,来我朝购买货物的各国商旅众多。我朝之所以吸引外夷来我朝贸易,主要依靠茶、丝、瓷三种货物。希望朝廷重视保护这三种货物的制造生产方法。一旦外藩学会制茶、制丝、制瓷之法,便不会来我朝贸易。如此不但流入我朝的金银会大幅减少,而且很多依靠贩卖茶、丝、瓷的百姓也会失去生计。这些百姓失去生计,朝廷的税收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太子妃连连点头,她可是穷怕了的人,只有最近几年内帑充盈,她的手头才富裕起来。太子妃连忙问道:“仪卫副以为如何才能保护茶、丝、瓷的制作秘密?”

干城笑道:“回禀太子妃,与外夷交易的港口必须远离茶、丝、瓷的生产地。同时要在交易港口划定隔离区,只允许登6的外夷商贩在隔离区活动和交易。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外夷与我朝百姓交流,能最大限度防止外夷策反我朝百姓为其作间谍。”

随后他又将进京赶考路上遭遇闻香拜圣母教教徒刺杀的事与太子妃说了一遍。太子妃与甘评听后惊诧不已,这才意识到保护茶、丝、瓷制作秘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