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万般眷恋是什么意思 > 第242章 无名复仇录

第242章 无名复仇录 (第1页)

作者:逆流的流星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故里争议

关于大禹故里有三说,分别为大禹出自中原、出自东夷、出自西戎[41]。

来源争议

与禹王同时代的出土文物及商朝甲骨文中尚未现关于禹王的记载。所能找到的最早提到禹王的文物是约一千年以后西周的遂公盨,此外还有齐侯钟、秦公簋[42]。

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对禹的问题进行了最初的阐述,证明禹的历史传说是层累造成的,禹是神话而不是历史人物。西周中叶宋人所作的《商颂·长》说明禹在当时商族的观念中是上帝派来的开辟之神;春秋初年《鲁颂·閟宫》载后稷“缵禹之绪”

,对比《大雅·生民》只见后稷之事不见禹,说明追溯周族的观念,禹从无变成了最古的人王。另外,《诗经》中禹与夏桀漠不相关,故禹和夏没有关系。[44]禹与夏的关系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书》、《论语》上都没有明确说明,到了战国中期,《左传》《墨子》《孟子》等书中才有了“夏禹”

的记载。[1]童书业、杨宽等均宗其说,并对顾氏之说加以进一步申论,疑古派学者关于“禹是神不是人”

的看法有以下5条基本结论:1。鲧、禹颇有从天神变成伟人的可能;2。禹的神职是主领名山川的社神;3。鲧、禹治水传说的本相是填塞洪水,布放土地,造成山川,后来因战国时势的激荡,变成了筑堤、疏导和随山刊木等等;4。鲧、禹传说的来源地是西方九州之戎的区域;5。鲧、禹本都是独立的人物,因墨家的尚贤说和禅让说的媒介,才与尧、舜等人生关系。8o年代以后,由于地下文献的出土,学术界对于禹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裘锡圭根据遂公盨铭文并结合文献资料时说,古史辨派的意见有得有失,但“在较早的传说中,禹确是受天,即上帝之命来平治下界的水土的。[45]

开凿龙门争议

关于伊阙龙门是否是禹开凿的说法在宋代已出了疑问。如司马光在《温国文正公文集》的《凿龙门辨》中说:“或问禹凿龙门,辟伊阙,有诸?迂雯日:‘龙门伊阙天所为也,禹治之耳。非山横其前,北雍不流,禹始凿而辟之,然后通也。”

这就是说,龙门伊阙乃天然形成,并非山横其前,堵壅了北流的洪水,只是由于水流不畅,大禹始凿而辟之,然后河水才得畅通。这一说法似乎有些道理。试想距今约4ooo年前,人们使用的主要是石制工具,偌大一座坚硬的石山怎能辟开?即使用现代的设备去凿,又谈何容易。

现代的地质学解释,龙门山约形成于距今2o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其山体由中晚寒武纪的白云岩和石灰岩所构成,内中喀斯特溶洞极多。这些纵横交错的溶洞长久被流水冲刷,生剧烈变化,遂形成一道峡谷,将山体切割开来。伊河之水虽绵流受阻,但尚能通过,又经禹率众开凿。方为今伊阙龙门之势。这种解释既没有否定禹的功绩,又合乎自然展的逻辑和规律,因而被世人所接受。[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