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京门风月好玩友版本 > 第二十九章外公

第二十九章外公 (第2页)

作者:西子情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谢芳华看了一眼被他攥住的手,什么佛门圣地不宜在佛祖面前无礼,他秦铮可是一点儿也不在乎。不过幸好她虽然重活一回,倒也不怎么信封神佛,对他的举动也不甚在意,只抽出手,语气清淡地道,“我只是一个闺中女子,病能借这一场大火好了就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有本事搀和 这等追查幕后人和牵扯朝堂的朝事儿?待我哥哥来了,哥哥给我做主便是。”

  秦铮翻了个白眼。

  英亲王妃看着谢芳华,缓缓地笑了,说道,“华儿的病若是真好了,那我也要谢天谢地了。英亲王府虽然从来不供奉佛堂,但你的病若是好了,我回去之后就建立一座佛堂,供奉佛祖菩萨。逢年过节,早晚三炷香地供奉。以后每年的年节,我也来这法佛寺上香谢佛恩。”

  谢芳华回英亲王妃一笑,不再说话。

  短短几句话的时间,外面传来“皇上驾到”

的高呼声。

  英亲王妃住了口。

  不多时,一群人浩浩汤汤地进了达摩堂。

  当先一人明黄袍子,袍子上的金龙分外夺目。吴公公踮着脚给他打着伞,正是皇帝。

  皇帝身后半步跟着英亲王,他走得显然有些急,是以脚下一跛一跛的。给他打伞的人是喜顺。

  英亲王身后,紧跟着谢墨含,比起前面二人的魁梧,谢墨含却显得孱弱文弱许多。侍书给他打着伞,他显然是出门出得急,连一件轻裘也没披,只穿了一件单薄的锦缎软袍。面色比往常苍白。

  三人身后,左右相也跟来了,分别由自己的贴身长随打着伞。

  左右相之后,孙太医由药童拿着药箱打着伞,一颤一颤地走着。

  孙太医之后,还有一名须花白的老者,老者穿着一身道袍,没打伞,却是行走时周身似乎筑起了一道真气墙,在他头顶上方雨水自然地被挡开,半点儿也淋不到他。

  谢芳华一眼便看到了那名老者,坐着的身子不由得站了起来。

  这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外公。

  博陵崔氏当年之所以没落下去,也是因为,当年的博陵崔氏家主弃家入了道教。而弃家的那个人正是她的外公,崔荆。

  当年,她娘嫁入忠勇侯府之后,她的外婆病了一场,不得治,去了。她外公处理了她外婆的后事百日之后,将博陵崔氏家主的位置传给了他的舅舅,也就是如今漠北的武卫将军。自己跟着一位云游的道人走了。

  自此后,杳无音信。

  后来,她娘和爹双双出了事儿,舅舅为了护她和哥哥,自请去了漠北戍边。

  皇帝权衡利弊,准了舅舅的奏折。博陵崔氏退出了京中贵裔圈,旁支族亲回了博陵崔氏的族里,自此,和清河崔氏相提并论的大族便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谢芳华还是在她娘亲的书房里看到过她外公的画像。

  这么多年,她没想到,外公竟然回来了。

  这一刻,她不知是什么感情,只觉得眼泪在眼眶转。虽然她自小未曾见过外公一面,但从她娘小心翼翼收藏的画像来看,她娘一定是极其敬爱自己的父亲。她以前不曾出府时就想着,会不会有朝一日外公回来?

  如今看着那个仙风道骨的老者,她想迎上前去,却是怎样也迈不动步子。

  英亲王妃也看到了外面走进来一群人之中仙风道格的老者,腾地站起身,不敢置信地看着,“竟然是……竟然是……”

  秦铮也注意到了外面走来的人,目光在那老者身上转了一圈,听到英亲王妃的话,回头瞅了她一眼,又见谢芳华眼泪在眼圈转,神色怔怔,似喜似悲,他也坐不住了,站起身,伸手擦了一下她的眼睛,低声问,“怎么了?那个老者是谁?”

  博陵崔氏家主弃家离开时,是崔玉婉和崔紫菁嫁入忠勇侯府和英亲王府不久之后。那时候秦铮自然也是没出生的。所以,他不识得。再加之,他天性高傲,只关注值得引起他注意的事情和人物,关于博陵崔氏,他也就只关心个武卫将军,未曾去探究上一代出家为道的家主。

  “是我外公!”

谢芳华低声道。

  秦铮一愣,转过头,有些讶异地看着那老者,“博陵崔氏上一代家主?”

  谢芳华点了点头。

  秦铮收回视线,见她短短时间,眼眶有些红,又问,“你确定?”

  “自然是确定的!”

谢芳华顺手扯过他衣袖,擦了擦眼睛,然后推开他,走了出去。

  秦铮看着他衣袖上的一片水渍,呆了一下。她拿他衣袖擦眼泪?做的可真是顺手!

他很想追上去问问,她知道自己刚刚做了什么动作吗?不过见她脚步踩在地上,走得慢慢的,他压制住了想法,看向英亲王妃,喊了一声,“娘?”

  “是,是博陵崔氏上一代的家主!

没错!”

英亲王妃回过神,对秦铮招手,“铮儿,快走,我们出去看看!”

  秦铮点点头。

  二人一起出了殿门。

  谢芳华从大殿内走出来,这是第一次,没戴面纱,出现在众人面前。

  天空下着细密的雨,她一身锦绣华裳走出来,如玉雪山之巅浊世的雪莲,又如冰川山涧中那一缕冰泉,又如九天之上那一抹轻云流彩。

  有一种美,能醉风月。

  有一种美人,能让山河日色都黯然失色。

  皇帝一眼所见,脚步猛地停住了。

  英亲王、左右相等也顿时停住了脚步。

  有人目光复杂,有人目光惊艳,有人目露感慨,有人目露不敢置信,有人目露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