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首富从校花倒追开始 > 第2章 磨难是最好的导师

第2章 磨难是最好的导师 (第1页)

作者:齐鲁古韵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可能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原因,我比同学们都显得成熟,辅导员看我能张罗又热心,直接任命我为代理班长。

我是班级第一个到校的。放下行李以后,我找到了辅导员,希望能配合老师做点力所能及的接待工作。

学校的迎新生工作非常重视,校园里随处可见彩旗条幅,各学院、系出的迎新板报,校园广播站整天不停的播着迎新生欢迎词。时时处处都在向四海学子们表达着欢迎之意。

辅导员非常高兴,连声说:“好啊,好啊,我正缺人手呢,刚想找学生会派两个学生干部呢!

你能来帮忙就不找他们了,正好你也和同学们熟悉熟悉,以后你这代理班也好开展工作。”

我负责在校车站点举牌子,召集本班级刚下车的新同学。每车到来的时候,我就站在校车门口,大声的喊:“汉语言一班的同学来我这集合,”

同学就在我的后面排队,等这批接站的车都到了,下完人走了之后,我再把接到的同学送到辅导员那里。然后,辅导员带着同学们办理入学手续,交学费,领备品,分宿舍,这样一整套迎新生流程算走完了。

接同学们的过程之中,得到了一个意外之喜。我们班同学当中,竟然有两个女同学和我是一个县的。其中有个女孩,她们村与我们村只有三公里,而且,我们都来自同一所学校,泰城一中,她的名字叫王丽娜。另一个同学来自我们县上的富人区,泰城矿业集团的子弟,名字叫刘海姣,他们从小学到高中,自成体系,包括大学录取,他们只要进我们省的本科线即可录取,走委托培养,毕业后回泰城矿业集团。

不过也有比较尴尬的一点,或许是我长的略显成熟吧,她们两个把我错认成了老师。

等弄清楚情况以后,知道我是同学后,她俩立刻欢呼雀跃起来。原来,接到通知书以后,海姣的父母担心她一个女孩子,自己一个人离家一千五百公里到东北不放心,就去县招生办查了档案,得知我们县里一共有三个人考上了吉林大学,就开始到处联络,准备报到时一起到校,路上互相也有个照顾。等她们两个联系上再联系我时,我已经一个人走了。

我说:“虽然阴差阳错,没能在山东先会上一面,不过我先到校迊接两位小老乡,还是可以功过相抵的。”

亲不亲,家乡人。有了这层关系,我们三个简短的一交流,感情就觉得格外近了一些。特别他们两个知道我是家乡的文科状元,对我又多了一份崇拜。

借助几天迎接同学们的机会,我比任何人都熟悉同学早了一些。代理班长也就顺理成章的去掉了代理。

各方面稳定下来以后,接下来我要为生活下去努力了。从家中带来的三百元,除去饭卡存了一百,买点生活用品,还有一些必须的学习用品,手里已经所剩无几。

我理了一下思路:当前的要任务是活下去,活下去就得吃上饭,吃上饭就得有钱,有钱就得尽快找到工作,在大学里最好找的工作就是食堂档口的勤杂工。工资按小时结,一个小时八块,而且饭口还免费管顿饭。

有了这项保底工作,我的心里也有底。第一个月军训,时间比较自由,基本上除去军训和睡觉的时间,我一有时间就待在食堂,每天还能挣到五六十多块钱,这对于我来讲,养活自已经绰绰有余了。

军训结束以后,学校召开秋季运动会。可能是从小山里长大的原因,没想到我还有跑步的天赋。我们班一共33人,男生只有7人,每个男生都报上项目,还报不满。一百米,二百米,四百米更是无人问津。

辅导员说:“这个时候班长必须带头上!”

没想到这次赶鸭子上架,竟给学校田径队现了一名队员。当一百米运动员检录时,看到一个个运动员都一米七八,长的人高马大,又高又壮,对于不到一米七的我来讲,属实没啥信心。

我分到了预赛一组,本来想着这体格场也就走走过场。但有个地质专业的运动员突然冒出了一句话:“呵,语言的竟然有人报一百米了!”

这句话激起了我强烈的好胜心,也确实出人意料,我们这组预赛跑完,我竟然以12秒的成绩取得了小组第一。

没等回到班级的观众台,就听到广播员在喊:“苏杭同学,请回班级观众席,有人找。“

当我从场内跑到班级位置时,同学们看到我跑过来,汉语言两个班的同学立刻全体起立,一起鼓掌欢迎,并齐声喊着我的名字,那神气劲简直堪比弼马温自封齐天大圣。好像我的出现,我拯救花果山的英雄。

我对同学们深鞠一躬表示感谢,立刻被导员喊了过去。

找我的是校田径队的教练周涛老师。他见到我直接表明来意,希望我加入校田径队。

我也没有转弯抹角,直接了当的问周老师:“加入田径队有什么好处?”

周老师说:“可以参加更多更高级别的比赛,比如说省里的全运会,部里的部属运动会,还有荣誉,还有毕业分配岗位优先等。”

“还有吗?”

我知道,我所关心不仅仅是这些。

“当然,有比赛就有奖金,各个阶层的比赛不同,所获奖金也不同,比如说拿到块部属运动会的金牌,可获得近万元奖励,假如破记录,奖金翻倍。平时训练也有补助,每天三十,集训期间五十……”

没等周老师再继续介绍,我就迫不及待的打断了,连声说:“可以了,周老师,我同意参加了。”

临走,周老师交给我一双钉鞋,告诉我中午适应下,下午决赛穿上,他说你百米能破12秒。

有了加入田径队的激励,我更加认真对待比赛了,换上了从未穿过的钉鞋,一中午的时间,把穿钉鞋不适应直接练习到熟练掌握。

不出所料,下午的百来决赛,我以11:3o的成绩,获得了冠军。

接下来,越跑越顺,2oo米,4oo米两项冠军也被我收囊中。并打破了1oo米,2oo米保持了四年的校记录。

更让我没想到的意外之喜,运动会竟然奖励现金,第一名,7分,一分合现金15o,破记录翻倍。一场运动会下来,我赚了525o元。这在以前我绝对不敢想的。老家种地一年,一家的总收入也不过二千多元。

这次运动会最大的收获就是:城里果然好挣钱。

拿到这么大一笔钱,我先做了规划,寄给母亲和姐姐3ooo元,马上冬季了,家里需要买煤,买点冬储菜,冬储粮。剩下的还一部分借的钱,农村都不富裕,借来应个急还行,长时间不还,自己也回过意不去。

剩下的225o元,拿出5oo,让生活班长买了一堆零食,全班一起开了个热闹的舞会。

剩余的17oo元,我去黑水路批市场批回了三箱书。这是我蓄谋已久的一件事。我上大学那时,除了周末阶梯教室放个录像之外,还收费一场一人一块钱。其他的,基本没什么娱乐活动。

学校的图书馆,借书手续繁琐,上班时间又太死,非常不方便。我买回来这些书后,立刻自写了块牌子挂到宿舍门口:学生书屋。凭学生证登记借书,一本书三天内还回,收三毛,三天以上还回,五毛钱。

挂牌营业后,生意出奇的火爆,从一开始只供应本宿舍楼,到后来所有的男生宿舍,再到女生让男女帮着借,我的藏书早已捉襟见肘。虽然挣的钱也继续补完书,但仍旧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