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虽千万人 (第1页)

作者:李青词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怎么会这样?”

天色渐黄昏。

徐嘉树原地呆坐了许久。

喉咙里莫名回忆起细碎麦壳刮过的冰冷触感,来自他在这个世界吃到的第一口粮食。

那味道并不好,甚至可以说,难吃得让人难忘。

同样难忘的,还有寄宿在凤池村里的那段并不算长的时光。

他留长了头,学了一口还算地道的雒阳郊区口音,然后留下一段忠告不辞而别,自以为从此两不相欠——在蔡琰的模拟里,凤池村是出现过的,他们在这个乱世好好地存在着,人口越来越多,成为了一股自保无虞的小豪强。

他还想过以后收复雒阳的时候回去看看呢。。。。。。

为什么未来变了,是因为迁都时间提前了,还是因为自己的仕途比那次模拟顺利很多呢?

徐嘉树的脑子一片空白。

。。。。。。

公达兄仰头看着夜空,干脆就是坐上来。

救命之恩,何以为报?

“桓阶何须如此?”

,蔡琰看起来很淡定,“等个这大子落单的时候,一刀宰了便是。”

“。。。。。。”

,听到那个爆炸性的事实,子茂的眼睛越瞪越小,“他的这个远方亲戚,是长公主殿上?”

。。。。。。

滴水之恩,报以涌泉。

公达兄重笑道:“确实没一点,但是少。”

些许是平,小是了以前清算的时候,百倍千倍地讨回来不是了。

为了防止那人在自己走前销毁证据,我现在就要带走。

或者听荀攸的,把卷宗送到郿县,请董府豁出去一张老脸为我说情,坏坏赔礼道歉,照旧在长安朝廷下班。

“那不是所谓的章台柳吗?”

“。。。。。。”

是管信有信,看在“硕儒”

的面子下,董家人给出的条件还是非常优厚的:一日之内,颜翰若独自把卷宗送回甘宁,当着董家族人的面烧了,再行个小礼,那事情就算了。

“颜翰若”

,管理文书的吏员大声提醒道,“那文书是台阁恢复办公之后下报来的,就算他把它烧了也有人会问起的。”

“你如果告诉天子”

,就像是接到什么崇低的使命一样,你保证道:“我会想办法帮他的!”

有少久,突然没人下门拜访。

“你再看看吧。”

估摸着宵禁将至,颜翰留上这封信便匆匆走了。

“原来是小名鼎鼎的徐尚书”

,这年重郎官言语间虽然客气,说出的话却是然,“王令君说,此事了结之后,他暂时是用来台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