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三国浪中是哪? > 第76章 旌麾南指彭蠡泽

第76章 旌麾南指彭蠡泽 (第1页)

作者:山风木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事情正如周瑜所料。

陶应在彭蠡泽与长江的交汇处,终于摆脱了紧随其后的庞大而众多的火船。

看到损失惨重的船队,陶应已是咬牙切齿。

几乎是嘶吼着出了反攻的命令。随着陶应一声令下,三百多艘战船重整旗鼓,掉头直扑周瑜的船队。

此时,周瑜已经吐血昏倒。

接替指挥的是黄盖。

往西投黄祖,已经是不可能了。

因为狡诈的陶应,在撤退之时,趁着浓烟遮江,派徐盛和凌操带着全部的共二十五条轮桨新船先急撤退,再横穿江心驶往长江北岸一侧隐藏了起来。

等到周瑜的豫章船队追过来之后,这些轮桨新船便绕到了豫章船队的后面,占据了上游位和上风位。

也挡住了船队退往江夏之路。

此时,豫章船队还有大小战船一百二十多艘。而且,因为此前损失的多为小船,在这一百二十多艘船中还是中型船和大船居多,只要排成密集阵形,结阵而退,自然是不怕凌操的二十五条轮桨新船。

但是,前面的陶应三百多条大小战船又转身反攻,与轮柴新船一起,将豫章水师围在了中间,这就断了豫章水师的活路。

周瑜正是因为看出了无力回天的境况,这才忧急攻心,吐血昏迷。

黄盖是勇敢的。

悍然下令死战!

不过,此时攻守易势,豫章军已经完全处于劣势。双方混战不到半个时辰,徐盛便带着八艘轮桨战船冲到了黄盖的旗舰附近。

此时,黄盖的旗舰正在与蒋钦的座船生接弦战。徐盛从斜刺里赶到,弯弓搭箭射向黄盖。

正中黄盖后心!

黄盖闷哼一声,坠入滚滚长江之中。

随后,豫章水师大败,除少数赤马、走舸等小船趁乱逃脱外,所有的大船要么被毁,要么被俘。豫章水师的另两员大将中,盛帆战死,朱应投降。

仅有周瑜和潘璋两人,不知所踪。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陶应让人审问俘虏查找周瑜下落,有俘虏反映说的说周瑜吐血之后,潘璋护着周瑜上了一艘走舸小船想要离开,但却不幸被大船撞翻落水,被巨浪冲走。

此时是农历三月,江水还很冷。

又是刚刚吐过血,八成是死掉了。

黄盖死了,周瑜也死了,那么,周瑜打黄盖的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

计点战果,由于落水后尸体随水冲走,杀敌数量无法具体统计,估计达万人以上。俘虏八千余人,缴获大小战船七十二艘。

再看陶应自己一方。

由于周瑜是主场做战,占尽天时地利,又是提前预设战场,所以,陶应一方的伤亡和损失也非常大。共计伤亡四千余人,大小战舰损失达八十多艘。

可谓是一场惨胜。

但是,这也是一场非常决定性的胜利,等于是一战全歼了豫章水师,并且灭掉了新任豫章太守吴景一半的兵力。

此战过后,豫章太守吴景将再无力与陶应相抗。

果然。

当陶应登上柴桑岸边时,守将罗章率三千守军开城投降,柴桑城不战而破。陶应率军入城,对百姓秋毫无犯。

柴桑是军事重镇,囤积的粮草物资非常多,足够五万大军半年之用,各种兵甲箭矢等器械也是堆积如山。

由于是守将是主动投降,这些物资全都完好无损地交给了陶应。

如此一来,陶应的后勤便有了保障。

……

夺了柴桑,豫章郡的大门也就打开了。

豫章郡,也就是后世的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