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三国浪漫 > 第153章 吃饱撑的善感嘉应灵武

第153章 吃饱撑的善感嘉应灵武 (第1页)

作者:山风木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会稽郡,东冶县,温麻镇。

也就是后世的福建省的宁德市,南接福州市,北接浙江省。

在后世,这里曾因有“宁王”

之称的“宁德时代”

而享誉于世,“宁德时代”

股票一路飘红,让很多人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在汉末时期,这里连县城都不是。

还只是一个隶属于东冶县(今福州市)的一座关城。

此时,守在关城中的就是陶应手下的会稽太守虞翻,以及会稽都尉董袭。

虞翻是在得知温陵(今福建泉州市)被攻破之后,才匆匆率军赶来的。不过,由于古代信息传达不畅,路途又比较遥远,当虞翻匆匆赶来时,连东冶县的县城都已经被士燮攻破了。

士燮的兵力达八万之众。

而虞翻,由于还得防着会稽的山越,这次带过来的军队加上原来的地方守军,也才只有一万五千人。

众寡难敌,野战是肯定不能打的。

虞翻只好一边坚守温麻,一边派人向陶应求援。

……

关城之外,交州军的主帅,便是新任的交州牧士燮。

士燮此人,在东南亚百姓的心中,比秦朝时候的南越王赵佗的影响力还要大很多。。

在安南,这简直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

可能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后世的安南国人一直对咱们国家怀有怨恨,并且,还一直坚持说广西广东……自古以来就是他们安南的领土?

就是因为士燮!

在安南国中,士燮的名望高到无以复加。

安南人的历史书中,称士燮为“士王”

。安南的统治者和学者们,都尊奉士燮为“南交学祖”

,先入了安南的帝王庙,后又入了安南的文庙。

两千余年至今,依旧祭祀香火不绝。

其地位,堪比孔子在中国的地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孔子只是入了文庙,没有入帝王庙。

不仅如此。

在民间,老百姓们还为他立了神庙,称士燮为……“善感嘉应灵武大王”

。直到两千多年后的安南人,依旧尊称士燮为“善感嘉应灵武大王”

求神问卦、抽签占卜、吉凶祸福,婚姻生子,高考进香等等,全都是去神庙里找他。

这鸟人!

还为安南人创造了文字,真他娘的是吃饱了撑的。

……

不过,士燮现在还没死。

还只是个五十九岁的小老头(生于137年)。

交州牧的身份,也是才刚刚热腾腾新鲜出炉的。因为,在一个多月之前,士燮的职位还只是交趾太守。当时的交州是没有州牧的,只有一个交州刺史名叫张津。

后来,曹操的使者带着天子的圣旨来到交趾,拜士燮为振武将军、交州牧,并向其游说利害关系,让他明白陶应对交州的巨大威胁,指出陶应的野心是先稳定南方再北向而争天下。

陶应想稳定南方,那就迟早会进攻交州。

使士燮觉得陶应已经是他天然的敌人。

与此同时,使者又忽悠士燮,说刘表和袁术也深知陶应的威胁。只要士燮出兵会稽与陶应交战,刘表和袁术必会乘陶应后方空虚,挥军攻打豫章和丹阳。

这种说法很合理。

不由士燮不相信。

于是,士燮就从交趾来到南海郡的番禺(今广州市),对张津道:“你该回家去抱孙子了,从现在开始,交州就不需要你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