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营业 (第1页)

作者:菇菇弗斯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考虑到自己要卖的吃食,秦夏花足足四两银子,到铁匠铺找工匠加急给自己打了个铁板,紧赶慢赶,好歹在庙会之前交了工。

很快到了庙会当日。

秦夏和虞九阙起了个大早,摸黑在炕头穿衣裳。

拾整好穿戴,秦夏下床去烧水,虞九阙揉了揉眼睛,把被褥叠放整齐。

塞在被窝里的汤婆子是家里原就有的,过了一夜里面的水已经变凉,却不好浪费,都是干净的,一会儿兑着热水洗漱刚好。

两人睡眼惺忪地在堂屋里刷了牙净了面,虞九阙用一根木簪子熟练地挽好头发,便看到秦夏在照着盆里的水,折腾他脑袋上的发髻。

奈何好半天过去,还有几撮头发在外面翘着。

虞九阙见秦夏眉宇间已有烦躁之意,主动道:“相公,我帮你。”

秦夏当真搞不定古人的长发,只得坐下来拜托虞九阙帮忙。

小哥儿的手法就比他熟练多了,三下五除二便收拢好的发髻,用蘸了水的梳子抿过,一丝碎发也无。

早食吃的是用昨天秦夏蒸的大馒头,蘸上蛋液做的煎馒头片。

老面馒头暄软有嚼劲,配上粟米粥和凉拌雪里红咸菜,虽简单,下了肚以后仍旧浑身暖和舒坦。

放下碗,两人马不停蹄地收拾出摊所需的东西,待到准备地差不多时,天色早已大亮。

系上围领,戴上暖耳,秦夏推车,虞九阙扶车,木轱辘轧过胡同里的泥土地,缓缓朝外行去。

——

文华寺算不得什么古刹,据闻建寺不过几十年,却挡不住其香火旺盛,庙会也热闹。

一路往寺庙所在的城南方向走,同路可见不少推着车、挑着担的小商贩。

既有城里的住户,也有周边村镇过来的百姓。

时辰尚早,逛庙会的人马尚未到位,正是摊贩们争抢位置的时候。

“小夏哥!

在这边!”

秦夏正在左右张望之际,远远便看见柳豆子在街边蹦着高朝自己招手。

过去才知,原是柳豆子事先给他们占好了一个摊位,一直帮忙守着。

低头看去,他腿边还放着两个大木盒,里面装着满当当的新鲜豆腐。

“这地方背风,过路人也多,我转了两圈,觉得这里最好。”

柳家在县城里有固定的豆腐摊,离此处不远,庙会上也少有人会买新鲜豆腐的,所以并不过来凑热闹。

只有方蓉听说秦夏今日要出摊,一早做好多出来的两板豆腐,遣了柳豆子送来。

“这地方确实合适,多亏了有你。”

秦夏向柳豆子道谢。

“多大点事儿,小夏哥你这么客气作甚。”

柳豆子总觉得现在的秦夏格外“彬彬有礼”

,按理说是好事,可他还怪不适应。

把板车停靠好,秦夏搬下藤筐,三人从里面拿出东西,布置起摊位。

三个调料罐一字排开,里面分别放着酱汁、辣椒面和切好的葱花。

辣椒面是秦夏自己的秘方,保管和市面上售卖的不是一个味道,若是遇上想吃辣的,可以加一些在豆腐上。

撑起的油纸伞雨天可以挡雨,晴天也可以挡尘。

现下很多摊贩都会在板车上插一把小伞,稍作装饰,兼顾美观与实用。

秦夏买的这把就简朴多了,他就是一个卖小吃的,买太好看的,溅上油点子还要心疼。

“相公、柳兄弟,喝口姜茶暖暖身。”

见收拾得差不多,虞九阙提起一壶从家里带来,余温尚在的姜茶,倒入三个碗中。

姜茶里加了红枣,老姜的辛辣中还牵扯出一味红枣的香甜。

柳豆子浅啜了一口,只觉得浑身气血都活络了。

“这姜茶一点都不辣,小夏哥,你是怎么做的,回头让我娘也学学。”

秦夏答道:“其实很简单,好些人煮姜茶是冷水下锅,改做热水下锅就能多少去一些辣。”

秦夏说罢,自己也小小地喝了一口。

他其实不太喜欢喝姜茶,今日熬这一壶完全是为了暗伤未愈的虞九阙。

顾及对方的口味,还往里面加了去核的红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