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第1页)

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莫金珠眼中闪过一丝可惜,方才扬波姐姐的手柔软却不失气力,指间还有些薄茧,温暖得很,在这有些凉意的深秋叫她心生眷恋。心头竟冒起一个念头,纵然扬波姐姐是女子,能同她朝夕欢乐,那也是好的呀。

  只是,也不知道扬波姐姐是否成亲了,倘若有了夫郎,她才真是梦一场而已。

  这一眼之间,莫金珠已芳心暗许,连听着温澜是女子也顾不得了。

  其实别说是莫金珠,她其他两位嫂嫂见着温澜的第一眼,还不是眼前一亮,后来知道是女子才黯淡下去。

  别人又哪里知道莫金珠的心绪,只请温澜一路走,温澜知道今日办事也办不成了,当即道:&1dquo;也好,我陪着诸位一道,也省得再遇到强人,到了地界,再谴人去报信,将爹娘请来一叙,好生团圆。”

  &1dquo;这是应该的,青雯多年未回乡了。”莫铮立刻道。原本他们的打算是自家先安顿好,两家再相聚,可现在遇到这样的意外,扬波又在眼前,自然要变一变。

  如此一来,温澜自然坐在青雯一家的车架上。

  叶青雯那一双儿女被侍女抱着,此时见了温澜,听母亲让她们叫姨。他们看着这分明是个男的,张嘴便喊:&1dquo;舅舅。”

  众人都被逗笑了,原本有些许生疏的氛围立刻谐和起来。

  温澜坐在青雯旁边,同她说些叶谦的近况。

  青雯忽而一伸手,去碰温澜。

  温澜止住自己要闪的冲动,只见青雯摸着自己的衣襟,说道:&1dquo;你打马过来,这里被枝条扯了条口子呢。”

  温澜:&1dquo;呵呵&he11ip;&he11ip;抄了小道,怕是有刺条儿。”

  &1dquo;这样不小心,就算你口才好,独身出来也要小心着,女孩儿家家,这又不是在城内,是郊外。你若在城内,半夜回家也要得,处处灯火通明的。不过身边不带人还是不好&he11ip;&he11ip;”青雯絮絮叨叨一阵,没等温澜同意,便拿出了针线,凑近将那小口子补上了。

  她有两个年幼的孩子,正是母性泛滥的时候,加上本就脾性软和,见着了继妹也忍不住关爱一番。

  温澜却是一阵恍惚,她倒鲜少遇到敢关爱自己的人。

  只是片刻恍神后,温澜便道了句谢,这一刻,那些死板的关于叶青雯的报告才生动起来。

  &1dquo;这有什么好谢的。”叶青雯不觉得是什么大事。

  莫铮也道:&1dquo;都是一家人,你方才不还救了我们,差一点儿钱都让那些盗匪也抢走了。”

  现在只损失一箱,虽然仍然有一点心痛,可对莫铮来说,已经非常满足。

  温澜并未说什么。

  &he11ip;&he11ip;

  车架到了莫家在京郊的屋子,也是个几进大院子,已有先来的家仆在此候着,主人一来,就忙活着把箱笼物什都卸下来归置好。

  这期间自然是乱得很,仆婢们搬动来搬动去。

  温澜打了熟悉路的人去别苑通报,转身只见莫金珠站在身后,愣了一下道:&1dquo;金珠妹妹。”

  莫金珠含羞道:&1dquo;扬波姐姐,我这里有棉城特产的普洱茶饼,现在四下里乱得很,我分茶给你吃吧。”

  莫铮在旁听到了,笑道:&1dquo;怎么你哥哥没份呢?”

  &1dquo;都有的。只是扬波姐姐是客嘛,我总要先待客。”莫金珠有点紧张地道。

  好在莫铮也没和她计较,妹子虽然和平日有些不同,他却只以为是先前被扬波救了一遭,心里感激着。

  当然,莫金珠也的确感激扬波。

  温澜没想那样多,自坐下来与莫家人一面闲话一面吃茶。

  也正是在闲话里,莫金珠知道了,这位扬波姐姐因幼年体弱,住在庵堂中耽误了婚嫁,至今仍未定亲。

  叶青雯在莫家待了那样久,大家都知道她是个面人儿,故此态度越来越敷衍。温扬波却不同了,看先前退匪就知道是厉害的,且她若是在叶家不受看中,哪能如此随性,自己男装出行。

  到了哺食前后,叶谦夫妇也赶到了莫家,亲家相见,父子团聚,好一阵抱头痛哭。那对外孙、外孙女更是头一次与叶谦见着,叶谦只得一个亲女,孙辈也就这两个,怎能不爱。一想到他们今后就在京中,时常能得见,更是大为宽慰。

  &1dquo;亲家,我家这女儿赖着你照顾了。”叶谦郑重地同莫老夫人道谢。

  莫老夫人却眼神忽闪,看到叶青雯低着头一声不吭,叶谦也是一副笑脸,想着同样是好脾气,这才大着胆子道:&1dquo;言重了,这也是我家妇。”

  温澜若有所思,不过有什么话她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刻说。

  正是一家人面上亲亲热热,各有心思的时候,门房忽然慌张来报:&1dquo;外头来了一伙汉子,说来奉还先前劫的财物。”

  叶谦愕然道:&1dquo;你们被劫了?”

  方才忙着哭闹,真未说到这一节。

  &1dquo;报信时也未细说,其实我遇着姐姐、姐夫,正是他们被劫的时候。”温澜解释了一通。算那些盗匪动作够利索,这个时候便赶到了。

  以温澜平日的表现,叶谦也不惊奇,只觉得继女很给自己长脸,又疑惑地道:&1dquo;我从未听过,这盗匪劫了财,还有奉还的,不都往林子里一躲,省得官兵追捕。而且,他们怎知道你们住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