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吴主用诸将之谋 > 第四十章 棋逢对手三更

第四十章 棋逢对手三更 (第1页)

夜。

庸田关内,守将王鸿穿着盔甲,执剑不断于关城和箭楼处巡视,并嘱托手下兵士,打起十二分精神。

待走完一圈,根据斥候所言,得晓江东人马于数里外安营扎寨,除少量敌探,未见大部来犯后,王鸿紧张之心,才缓缓平复。

回到关城内的官舍,接过亲兵递来的饭食,王鸿三两口吃完,随之跪坐于案几处。

但于烛火下,能见这位曾经的黄巾军小帅,今已为庸田关守将,长得很是敦厚,皮肤微微泛黑,一双眼睛,则是炯炯有神。

作为汝南本地人,当年朝廷征伐吕布,其因为熟悉水性,即被那位夏侯将军看重,让之负责一队人马负责舟师训练。

建安三年,朝廷伙同刘备,围攻下邳时,他又屡建战功,直到去岁,为妙才将军举荐,得以成为此地守将!

至于时下,前线战情胶着,他则直受振威将军程昱督管。

而广陵告急时,程昱下达的命令,则是原地驻守,不得轻举妄动,且不惜伤亡,也要阻止江东人马渡淮水而上的步伐。

“两日前,陈君过路关城,为吾留下了两封书信,言之若江东大军来战,可由吾开启,内中之计,可破江东人马,助吾守关!”

王鸿将手中长剑放下,忽然想起了一事,忙做翻找,终于在堆积的竹简下方,找到了两个锦囊。

其一之上,写有一个“攻”

。其二上,则写有一个“守”

字。

王鸿当先拆开了“攻”

字,旋即一应小字,于油灯照耀下,渐入眼中。

“此计极佳,观察风向,许能采用火攻之计,以空船而袭敌营,若是江东船只着火,足以阻挠江东水师行军。”

陈登所留锦囊,不觉同孙策考虑到了一起,都是打算借风火烧敌营。而因有“火烧赤壁”

这个印象深刻之历史事件,孙策从丹徒以来,一直注意水上防范,甚至船只之间,都努力拉开距离,并于营舍外五里之内,皆有水面船只巡视。

淮阴战事之前,陈登也有想过火攻之计,加以阻挠,但因此未能成行。给王鸿留下此计,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希望寻到江东漏洞而攻之。

在看到“守”

字锦囊后,王鸿沉默了许久,抬头看向跳动的烛火,摇头叹息道:“放弃舟师之部,将所有人马,全都调入关城和箭楼之内,以此计,确是稳当,就是不知能坚持多久?”

心里有底之后,王鸿考虑陈登二计,先是出去试探了下风向,顿时一惊,今夜乃是西南风!

他昼夜未眠,精神紧绷,本有些困乏,此时一惊,睡意全部消失。

关城水寨,就处于西南侧的港湾里,以此人马,本欲为江东水师添一些麻烦,但他们能想到火攻,敌营会不会以今夜,而行火攻?

“来人,往舟师去信,今夜将战船散开,防止敌人火攻来取!”

……

淮水上,十多艘破旧走舸,上面堆满了干柴,另泼有火油,为前方的蒙冲引路下,快往西南方向敌军水寨而去。

这次负责火烧敌船之人,乃是主动领命的凌统。

凌统这段时间,于孙策身边处事,屡次参与战事,肉眼可见成长起来。

当凌统请命之时,孙策信任有加,几乎没有思考,就同意了下来。

蒙冲上,凌统穿着黑漆铁甲,手持长矛,立在船头,他年纪虽幼,但身高已近七尺二寸,那铁矛握在手里,足足比他要高两个头。

江风拂过,也将凌统的衣衫吹得呼呼作响。

而这次由凌统所领几十人马,与凌家大有渊源,还是当年凌统之父凌操所训练的丹阳水师。

故一见凌统,将士们自然亲切地喊起了“小凌将军”

“小凌将军,汝说敌人会不会有所防范?那吾等今次潜行放火,可不效果甚微了吗?”

旁边这叫胡三的兵士,见凌统站在船头,借着今夜难得露出的月色,于前仰望,不禁出言道。

凌统这才回头,向竖着耳朵的兵士们看了眼,朗声道:“尔等放心罢!

吴侯早有所料,即是敌人有所准备,不管成功与否,吾等安然撤退足矣!

便是这般,也足够敌人一夜睡不着,于吾等明日征战,大有益处!

用吴侯所言,正是‘敌疲吾战’之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