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页 (第1页)

作者:八月于夏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昨日容舒回门,安嬷嬷听说张妈妈病了后,便遣了林清月过来给张妈妈送汤。

  安嬷嬷是顾府的管事嬷嬷,林清月是安嬷嬷的亲戚,又是六邈堂的人,盈月自然有心要交好。恰好二人名字里都有个月字,聊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颇觉亲近了。

  盈月笑着迎过去,下巴往林清月手里的食盒一抬,道:&1dquo;清月妹妹又来给张妈妈送汤了?”

  林清月眉眼弯弯道:&1dquo;今个不送汤,张妈妈昨儿还有几声咳,安嬷嬷便给了我一个土方子熬了点草药,让给张妈妈试试。”

  盈月一脸感激:&1dquo;清月妹妹有心了。”

  林清月忙摆摆手,说不敢当,&1dquo;姐姐折煞我了,我这都是听命行事,岂敢居功?”

  一番谦虚后又道:&1dquo;姐姐这是要往哪儿去?”

  盈月便说了她要去大厨房取食材的事儿,想了想,又问道:&1dquo;妹妹可知二爷在吃食上有何偏好?”

  林清月眸光微微一闪,笑吟吟道:&1dquo;姐姐这可问对人了。我们二爷最爱吃猪肝、猪肚之类的猪下水了。大厨房今儿有猪肝,我瞧着还挺鲜,姐姐不妨去同厨房的婆子要一些。”

  第十四章

  松思院。

  盈雀在内室点上玉兰香,给容舒沏上一壶上好的龙团。

  容舒啜着茶,吃着刚出炉的荷花酥,靠坐在榻上看自己的嫁妆单子,时不时还拿出个算盘拨动几下。

  前世侯府出事后,家中一应财物全被抄走,连阿娘的嫁妆都没能留住。她为容家四处奔走打点关系,也将自己的嫁妆花得七七八八。

  容舒自小便锦衣玉食,在钱财上自来是有点不知人间疾苦的。

  后来容家倒了,她手上的银子如水一般流走,没了钱财打点,想去牢里见阿娘一面都变得格外艰难。

  最后一次去大理寺狱见阿娘,那狱卒嫌她递来的钱袋轻不让她进去,她只好赶紧脱下自出生便不曾离过身的小玉佛,这才见上阿娘一面。

  若是三年后,容家依旧难逃抄家罢爵的结局,那她现下便要好好谋划出一条退路来。

  一条她与阿娘的退路。

  容舒盯着手里的嫁妆单子,目光落在了东郊的那处庄子。

  这就是老夫人念念不忘的庄子了,阿娘将这庄子给了她,如今可是她手里头最值钱的房产。

  容舒咽下嘴里的荷花酥,对盈雀道:&1dquo;过几日我们回去侯府,你到外院让你兄长找个房牙来。”

  盈雀瞪了瞪眼:&1dquo;可我们昨儿才回来的啊,姑娘回娘家回得太勤只怕招人说闲话呐。”

  容舒拿湿帕子擦手,掐了掐盈雀肉嘟嘟的脸,笑道:&1dquo;二爷很快便要回衙门当值,我们在这总归也没甚事做,还不如回清蘅院去。”

  见盈雀张嘴还想问,忙指了指榻几上的嫁妆单子,道:&1dquo;好了,别多问了,快把嫁妆单子放回箱笼,我出去看看盈月在同谁说话。”

  方才二人说话间,外头已经传来盈月的声音,大抵是已经从大厨房取完食材。

  松思院里的仆人除了张妈妈三人,便只有常吉与横平会过来传话。容舒还以为是他们其中一人回来递话,不曾想出去一看,竟是个年轻姑娘。

  那姑娘背对着容舒,可即便只有一个背影,容舒也认出了那是林清月。

  许是听见容舒开门的声音,林清月说话的声音一顿,旋即转过身,对着容舒盈盈一笑,屈膝道:&1dquo;婢子见过少夫人。”

  林清月笑得比容舒方才吃的荷花酥还甜,容舒自也端起一个温文尔雅的笑,道:&1dquo;你是松思院的婢女?怎地前两日不曾见过你?”

  林清月笑着自报姓名,提了提她与安嬷嬷的关系,说她是六邈堂的婢子。

  容舒不动声色道:&1dquo;不知林姑娘过来松思院是有何事?可是母亲那边有吩咐?”

  &1dquo;奴婢是过来给张妈妈送草药的,姑婆婆听说张妈妈咳嗽未好,便让婢子送来个我们乡下常用的一个土方子。若是对张妈妈有用,那也是善事一桩。”

  安嬷嬷懂药理,徐氏吃的汤药便是安嬷嬷打理的。

  &1dquo;如此,安嬷嬷有心了。”容舒微点了点头,看了盈月一眼,道:&1dquo;林姑娘跑一趟不容易。”

  盈月反应过来,立刻腾出手从腰间取出个装了碎银子的荷包,递过去道:

  &1dquo;倒是我的疏忽了,清月妹妹昨儿来帮着照顾张妈妈,今儿又特地来送草药,实在是操劳。这荷包是我自个儿绣的,还望妹妹喜欢。”

  一丝几不可见的不快在林清月的眸子里快划过。

  林清月半垂下眼,甜声道:&1dquo;我不善女红,盈月姐姐绣的这荷包这般好看,清月又怎会不喜?清月在此谢过少夫人,谢过盈月姐姐了。”

  她接过荷包,面露柔软的笑意,之后便笑着告辞,出月洞门,往六邈堂去了。

  容舒望着林清月的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语。

  盈月拎着竹篮上前道:&1dquo;姑娘,奴婢现下就去小厨房让婆子把饭做上罢。这是从大厨房领回来的食材,您瞧瞧中午想吃甚?”

  大厨房里的食材种类繁多且鲜,倒是比盈月以为的要好。她方才挑了鲜的肉、大骨、刚宰好的鸡、若干竹笋藕带之类的时蔬和一块儿巴掌大的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