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第1页)

作者:明如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小皇子嘴角抽了抽,但還是蹲下身,在對方曲起的膝蓋上吹了一吹,然後將小侯爺拉了起來,還給他拍了拍摔倒時衣服上沾的灰。

可偏偏今天的這一幕被回京不久的鎮國公主看到了。

鎮國公主從小吃苦耐勞,十四五歲就已經是一個寨子的大姐頭了,二十不到已經在戰場殺敵,她又長年生活在邊疆,沒怎麼見過這樣細皮嫩肉的小孩兒。

再一回憶,這個摔一下都不行的小乖乖貌似是自己生的娃。

苦了大半輩子的女將軍,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一生衣食無憂,但卻實在看不下去這麼嬌氣的作風,說是希望能把小侯爺帶去邊關歷練。

從皇帝皇后到太后太妃,宮裡沒一個人捨得,鎮國公主態度也沒多麼堅決,本來這事兒就只是說說而已。

可自小聽著自己父母在邊疆的各種英勇事跡長大的小侯爺,卻生了一顆不服輸的心,旁人越是阻撓,他越是要跟著去邊疆看上一看。

聽聞此事,四皇子很不贊同。

他見識過小侯爺的騎射,高頭大馬在他驅策之下乖順聽話,白羽箭矢在他手中百發百中,拿著弓箭騎在馬上,小侯爺那可真是威風。

可戰場兇險,多少人一去不回,他也不確定對方能不能吃得了這個苦。

「你這年紀,也不用急著建功立業。」四皇子勸道,「若是旁人說了你什麼,也不必在意,那些只是些恨人有笑人無的宵小之輩。」

多年來一直深受先皇、先皇后寵愛,哪怕是換了現在的皇帝與皇后,也對小侯爺關懷備至,視如己出,小侯爺自然是受到了不少人的嫉恨。

有時候一些風言風語就會傳到小侯爺的耳中,都是些不中聽的話,要真是能發人深省的也就算了,可偏偏都是那尖酸刻薄、又不分青紅皂白、帶刺兒的話。

雖然小侯爺看上去從未將那些話放在心上,還經常拿真才實學打對方的臉,但是四皇子還是會很擔心,擔心他會因此心裡生出些什麼急功近利的念頭。

「我不怕別人說我只會縮在安樂窩裡,也不想什麼建功立業,更不是覺得深宮無聊想出去看看。」小侯爺難得嚴肅下來,雙手握著發小兒的一隻手,聲音輕輕。

他笑了笑:「可我身在其位,父母皆是將大半生給了邊城,要是連我都不知道邊城是什麼樣子,忘了我們為何要守住邊城,那豈不是一個笑話?」

一向教著小侯爺該如何如何的四皇子沒了聲音,有什麼東西像是梗在他的喉頭,吞不下去,也說不出來。

四皇子不解,錦衣玉食長在深宮的小侯爺,為何會有如此的志向,但卻不想否定對方心中亮著的那一盞燈火。

幾日後,小侯爺騎著他那匹棗紅色的馬輕裝上陣,跟隨鎮國公主前往北疆。

四皇子也到了可以出宮的年紀,那一日,他就站在城牆上一路目送,直到鎮國公主的隊伍遠到已經看不見了,也不願離開。

北疆苦寒,四皇子想著,也許他們小侯爺很快就會受不了,用不了多久就能回來了吧。

可誰承想,小侯爺一去就是好些個年頭。

他在北疆扎了根,為邊城百姓掃清敵寇,護住一城平安,不是從何時起,已經從燕小侯爺變成了燕小將軍。

雖然不是一點兒音訊都沒有,但小將軍也不能日日寫信回來,路途遙遠,還有很多書信半途丟失的情況。

所以,四皇子很是珍惜被送到他手裡的每一封信,全都仔細收著,藏在別人都找不到的地方,也每一次都會回信。

一封封書信寄出去,不知夠湊出多少只鴻雁。

他知道了小將軍在雪地里撿了一隻貓,取名叫吞雪;知道了跟在小將軍身邊的哪個親兵前些年剛成了親;知道了雲鵠城中有多少賣糖人兒的小攤。

他只是不知道自己寄過去的那些書信,有多少能被送到小將軍的手中,不知道對方何時才能回來,更不知道自己在對方走後心裡空出來的那一塊要如何才能被填滿。

過了幾年,早已成婚的太子與太子妃家中添了個女兒,皇后這才想起了自己還有個四皇子也到了出宮建府的年紀。

她開始琢磨該給人找個什麼人家的姑娘,並把小兒子叫過來談談心。

可話剛開了個頭,都沒直入正題,四皇子就自請離京,說是想去四處看一看,尤其是想瞧瞧北疆雲鵠城的冰雕小人兒。

皇后一下子明白了小兒子在想什麼,正巧她這些年來也一直記掛著遠在北疆的小侯爺,於是幫忙說服了皇上,好讓小兒子領個差事,順利離了京城。

走之前,四皇子被皇后與太后塞了滿滿當當一整車的行李,全都是給這些年來吃苦受凍的小侯爺的。

帶著自家母親與祖母對小侯爺滿滿當當的心意,四皇子踏上了前往北疆的路。

路途艱險,四皇子又是第一次離京,雖然身邊帶了不少護衛,但這舟車勞頓的,也不是什麼容易事兒。

一路翻山越嶺,足足走了兩月有餘,一行人馬這才看到了雲鵠城的城門。

他到的時候正是暖和的夏季,這一年雨水充足,邊疆戰事暫且沒那麼緊張,各路行商在城中往來,是難得的安寧景象。

越往邊疆之地,繁華熱鬧也就越少,百姓的生活看上去也越是艱苦。

雲鵠城常年風霜肆虐,百姓臨江而居,主要靠著漁獵畜牧而生,城裡的人有著被嚴寒打磨過的粗獷與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