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第1页)

  齐驰将手里的一封文书丢在案几上,面沉如水。各地反馈回来的情况不大好。户部的救灾粮食按照惯例被剥去三成。令他左支右绌。而大水将退,官道被毁,救灾难度将加大数倍。

  曹师爷进来,行了礼,略微等了一会。

  齐驰问道:“事情如何?”

  曹师爷道:“东翁,闻道书院内士子们安然无恙。无一人损伤。还借了山中潭柘寺的粮食,救济了周边乡民六七百人。暂时无忧。我派了艘小船将几名童生送回去了。”

  齐驰点点头,拿起茶杯喝茶,没说话。

  曹师爷道:“张伯玉京师名儒,然而昔年一封奏折,为当今圣上所恶。军机处何大学士屡屡推动他出仕都未成功。症结、缘由可知。东翁对闻道书院不可太近。”

  齐驰面无表情的道:“本督救灾方略:重治水,其次复煤。其次安民。与陈年旧事无关。”

  曹师爷心里笑了笑。他这位东翁,心里还是清楚的。

  …

  …

  八月初七,天晴。

  水面,正在缓缓的退下去。从闻道书院的大门口望去,被洪水摧毁的东庄镇已经露出小半。屋顶、残垣断壁、泡在水中枯死的大树、难闻的各种尸体的味道,人的,动物的。呈现出残破、死寂的灾后景象。

  沙老先生、乔如松、张四水、柳逸尘一路看着这样的景观,于下午2点许抵达闻道书院。

  贾环正在曲水院的一处回廊中和矿工们“聊天”

,了解情况。庞泽表情有些复杂的过来通知乔如松、张四水、柳逸尘返回。

  贾环微微点头,笑着和矿工们再聊了几句,结束聊天,和庞泽一起往西厢的偏厅中走去。

  “庞兄,情况怎么样?”

  庞泽郁郁的道:“贾兄,有喜有忧。喜的是,我们终于和外界联系上。总督救灾事务的是朝廷名臣都察院右都御史齐驰齐大人。他正在距离我们三十里的黄洛镇中。

  忧的是,齐大人并没有给我们派粮食过来。只是派了小船将乔兄他们几人送回。”

  贾环禁不住苦笑,自嘲的拍拍额头,“庞兄,我们的运气不大好。”

他最近的运气实在是相当糟糕。墨菲定理如影随形。

  他昨天晚上幸好没有睡,连夜将隐藏在窑工中的孔窑工给搜捕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只要再坚持一两天,等粮食运进来,即可让形势稳定下来。

  但刚庆幸了还没半天,又来一个坏消息:和外界的消息通了,但是没有粮食运进来。

  庞泽也是苦笑一声,“贾兄,按照我们讨论的预案。看来,要准备派人去京城买粮食了。”

  两人说着话,就到了明伦堂西厢偏厅门前。(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八章恰同学少年(二)

  ?  昨晚获胜后,山长张安博让出曲水院用来安置矿工。就曾有言:他和讲郎们不再前往明伦堂的议事厅打扰众弟子处理救灾事务,唯盼此次水灾迅过去。

  偏厅中,山长张安博、叶讲郎、骆讲郎、吴讲郎、智无和尚等都在。环坐在厅中。公孙亮留了卫阳在明伦堂留守,过来说话。乔如松、张四水、柳逸尘正在给众人讲述外面的情况。

  贾环和庞泽进来。众人正各自述说着意见。有人为打通和外界的联系是好消息。有人则认为没有粮食,一切都是空谈。并不能解决书院目前的困境。

  今天上午,书院又66续续的收容了一批昨晚被冲散的煤窑上的矿工。总计收容958人。现在闻道书院此时粮食的压力非常大。

  贾环给山长和讲郎们行礼,“贾环见过山长。见过诸位讲郎。”

又道:“见过智无大师。见过诸位同学。”

  山长张安博坐在正中榻椅上,和蔼的看着贾环,伸手虚扶,笑着道:“你来的正好。我们听听你的意见。”

正是这个九岁少年以其强大的意志、卓绝的才能撑起闻道书院,度过难关。

  老友北直隶提学沙胜来访。他心中已经决意为贾环争取秀才功名。因私而公非君子,然而,贾环保住闻道书院,他岂能无动于衷?他要为贾环争取一个公平展示学问的机会,不能以年龄为借口将贾环拙落。

  贾环嘴角泛起苦笑,“山长,为今之计,只有我们书院自己出银子购买粮食。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叶讲郎满意的看着他的得意弟子,捻须问道:“这是为何?一千五百多人吃饭,每日消耗很大。书院哪有这么多银子?还得依靠朝廷赈济。”

  贾环知道还没有回答,坐在山长张安博身边的老者断然道:“叶贤生不必奢望。我从黄洛镇中来时,总督救灾事务的右都御史齐公山的救灾方略已经传开:重治水,其次复煤,其次安民。”

  骆讲郎冷哼一声,讥讽道:“齐大人当的一个好官!”

  恢复河道,大水退去,恢复交通。这是最显著的政绩。皇帝能看得到。京师的煤炭一断,影响生活。煤路恢复之后,会被百官、京师居民交口称赞。而至于城外灾民的死活,谁管?最终不过是奏章上的一堆数字而已。

  山长张安博笑了笑,并不在意骆宏牢骚,为贾环介绍身边的青衫老者,“这是我的老友,沙叔治。科场前辈。你可以拜见。”

等贾环行礼后,对沙胜介绍道:“叔治,这是我闻道书院辛亥年院贾环,时年九岁。书院众人的性命能保下来,都是靠他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