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 (第2页)

“谢谢于叔,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领导夸赞,那是对他的肯定,许世彦当然高兴,少不得要表个态啥的。

棒槌起回来加工,小黑河那边的参地,也继续打耧土倒土,准备栽参。

十月五号,政策终于下来了。

允许社员种植小片地,鼓励社员养大牲畜、养猪、养禽。

允许群众个人开饭馆、照相馆,搞余粮加工出售。

允许社员退社单干,承包土地、继续坚持实行包工到组、五定一奖、联系产量计酬的劳动管理形式。

集体自留山、弃耕地划给个人栽树,房前屋后植树,谁栽谁有。

新政策一下来,许世彦的心就放到了肚子里。

从此往后,他就可以干点儿事情,不必有顾虑了。

当然,眼下他还做不了什么,不是时候,总得到明年开春。

别的不说,自家后院那个小山坡,种点儿果树养些鸡鸭鹅啥的,肯定没问题了。

眼下,许世彦要做的,就是预备肥料。

今年秋天二大队栽参四千丈,于守广发话了,四千丈全都用底肥。

夏天的时候,许世彦带人粉碎了五千斤豆饼。

除去一部分发酵追肥之外,其余的都堆积发酵后,晒干收好,等着秋季使用了。

四千丈参地都用底肥,这可是大手笔,需要的肥料不少,光是豆饼不太够,还得配比其他东西。

苏子、过石还好说,多少能淘登着,可是这炕洞土不行。

二大队总共多少户人家?就算所有人都把炕扒了重新砌,那炕洞土也不够用啊。

所以就得另外想办法,用草炭土代替炕洞土。

如今要配比这么大数量的肥料,光指着许世彦一个人是不行了。

所以许世彦就把赵建设、杨春明、黄胜利等相处好的这些人,又全都找来,领着他们干活。

“咱这时间紧任务重,活也有点儿累,几位兄弟克服一下,咬咬牙把活赶出来。

方子都教给你们了,学到手是活儿,以后肯定有好处,出去尽量别说。”

不是许世彦小气,有点儿东西捂着不肯交出来,这个必须得经过实验,验证了效果才有说服力。

别看方子挺简单,没有他亲自传授,也未必能弄明白。

万一旁人一知半解的就学,闹不好反倒是要把棒槌烧坏了。

到时候人家不说是自己学的不好,只会说是许世彦的方子有问题。

“三哥,你放心,我们都知道轻重,你不让说,我们肯定不说。”

赵建设一听,第一个表态。

别看他性子直,可他知道是非对错,知道好赖。

许世彦这是不把他们当外人,才叫他们一起起过来干活,把方子传给他们的,咋地也不能辜负了三哥的信任。

“对,许哥,你尽管放心,这事儿我们保证都守口如瓶,谁要是出去说,我第一个抽他。”

冯超更直接。

杨春明、黄胜利、孙晓锋几个,也都纷纷表示,这配方不经过许世彦同意,绝对不往外说。

这些人都不傻,当然知道许世彦这都是为了他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