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 (第1页)

作者:灵犀阁主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然而可是,下午第四堂的社团活动就是从酉时整开始,燕七还没心宽体胖到敢去挑战武长戈的权威再次逃课。

“傻啊,到时候借口如厕,我用轻功带你过来,一来一回用不了多少时候,武长戈要是问起,你就说你跑肚蹿稀不就得了。”

元昶给燕七支招。

这借口真特么色香味俱全。

后来燕七就依计行事了,和元昶在武长戈视线扫不到之处碰头,然后元昶就挟着她一路轻功飞掠,直奔了酉初亭。

到了酉初亭两人才想起来,四季不同,太阳在同一时刻的高度也不同啊,这个酉初究竟是指的哪个时节的酉时初刻呢?

“既然来了就多等会儿好了。”

元昶很干脆地道,“这会子太阳才刚开始西沉,我感觉不会等太久。”

那就等吧,反正我正蹿稀呢。燕七向来从善如流,也就不着急了。

随着日头偏移,光芒扫过高高矮矮横逸斜出的山石,有那么一束灿烂却并不耀眼的光,穿过山穿过亭,淡淡暖暖地洒在了石桌上。七面小镜接收了这光,并且将它温柔地折射了开去,顺着光柱,燕七同元昶的视线落在了红色亭柱用金粉书就的经文上。

七枚小镜,照在不同亭柱的七个不同的字上。

可这七个字的周围还有别的字,阳光西落的角度不同,光柱所指向的字必然也有不同,如何就能认定这七个字是小镜指向的真正目标呢?若再过一会儿,光柱挪开,指向的又会是另外七个字了,那时又要以哪七个字为准?

为此两人又在亭内多待了一会儿,然后便打消了上面的疑问,原来柱上的经文字体安排,为了看起来美观,写时有大有小,有胖有瘦,而第一批被光照到的七个字,其大小正好能被方形的光斑含括在其中,而后面再照到的字,不是大了就是宽了,纵然这里面有着因光线角度而导致光斑大小也在变换的原因,但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可以直接粉碎其它的可能,那就是除了第一批被光照住的七个字可以连接成句之外,其它的字皆无法读通。

七个字分别为:乡,不,云,国,异,物,殊。

“云物不殊乡国异。”

燕七念道。

“说人话。”

元昶道。

“杜甫的诗,诗题是《小至》,”

燕七给三岁时的燕九少爷做诗词听写的时候,同他一起背过这诗,“诗的后四句是‘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云物这句的意思大致就是: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

元昶看了看亭柱上那七个字,又转头看了看燕七,一脸“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的神情:“然后呢?”

“什么然后?”

“就这么一句诗,然后呢?意图何在?”

是啊,又是解难题又是蹿稀拉肚跑来等日落,然后就得出这么一句既不经典又不通俗的诗来,整这一套的人目的何在?

“想不出来,我要回去训练了。”

燕七道。

两个人就很干脆地跑回训练场去了。

燕七被武长戈罚了围腾飞场跑十圈。

理由是拉了这么长时间肚子也没见你肚子瘪下去一点,你说你还好意思腆着脸不挨罚燃烧脂肪吗?

回家的路上,燕七请教燕九少爷:“‘云物不殊乡国异’,单听这句诗,你能想到什么?”

燕九少爷慢慢瞟她一眼:“猜诗谜么?”

哦,诗谜,很有可能。

第83章寻谜谜中谜,解中解。

“谜面要求射什么?”

燕九少爷问。

“不知道啊。”

燕七摇头。

“这句诗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