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 (第1页)

  “这是河灯,放给先人们的。大人乃是公府贵胄,岂有不知这盂兰盆节的河灯的道理?想来您是拿我们这些小民逗乐呢。”

玉哥的声音甜美可人,却怎么也掩饰不住那声音背后的奚落嘲弄。

  林岳峰笑嘻嘻地看她一眼,也不跟她计较,得意洋洋地站在她的旁边不离半步。

  无忧挤进那摊位看了一会儿,卫荣弯腰冲他说了一句什么,无忧摇摇头,转身又跑了回来。

  他跑到锦哥身边,伸手拉住锦哥的手,抬头望着她。

  锦哥道:“家里都准备好了,是娘昨晚折的,晚上我陪你去放。”

  无忧这才弯着眉眼笑了起来。

  那边,卫荣捧着一盏河灯回来了。他将河灯递到无忧面前,笑道:“送给你。”

  无忧一愣,抬头望着他。同时望着他的,还有林岳峰、周辙和玉哥。

  “我说老卫,”

林岳峰摸摸鼻子,“你以前没放过河灯吗?这玩意可不兴送人。”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也双更,加更送加更加更和小书虫两只,谢谢二位亲扔的地雷手榴弹炸弹啥啥啥的,炸得俺得一地血……第二更还是下午2点,请查收。

  另外,亲们,如果喜欢的话,就收藏下吧,留个评也行,在这个故事里某竹好像变得跟锦哥一样都不爱说话了,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卖萌求收藏,每天只默默看着点击,如果亲们能支撑着看到这一章,应该也算是有点认同这个故事了吧?so,何不留个爪印安慰安慰某竹?孩子是需要打了,码字工是需要鼓励的……

  ☆、第三十五章·抱歉

  快要到石桥时,玉哥不禁停下脚步。她不想让周辙知道她们一家竟住在贫民窟里。

  她扭头看向锦哥。

  锦哥也不想让他们知道自己家住在哪里,虽然她的理由和玉哥不同。她也站住脚,转身冲着周辙等人冷淡却礼貌地施了一礼,道:“多谢少东家,林将军,还有卫先生。”

  说完,她转身拉过无忧和玉哥往石桥走去。

  “等等,”

周辙伸手拦住她,“这里靠近贫民窟,不安全,我们还是送你们到家门口比较妥当。”

  锦哥一阵诧异,“我家就住在贫民窟里。”

  玉哥的手臂顿时一僵。

  周辙不禁也是一愣。他皱眉看着锦哥,锦哥则是一脸坦然地回望着他。

  “那就更要送你到家了。”

周辙说着,抢先一步上了石桥。

  这石桥镇,以石桥为界,桥的一边是繁华的集镇,另一边则是低矮杂乱的贫民窟。刚一下桥,众人就闻到空气中飘浮着一股令人作呕的垃圾臭味,林岳峰立刻抬手捂住鼻子。周辙强忍着没有抬手,只是扭着头四下打量着。

  只见暮色中,道路两旁全是低矮的篱笆墙,有些篱笆甚至已经坍塌了一半。几个人正走着,忽然从一扇几乎要掉下来的门里飞出一只鞋,一个壮实的汉子抱着头从那院子里冲出来,后面追打着个瘦小的妇人。见追不上那汉子,那妇人扔了手上的另一只鞋,坐在地上就开始嚎哭起来。旁边,隔壁人家的孩子被惊得也跟着一起嚎哭起来,这哭声顿时惹恼了孩子的娘,冲出院子指着那坐在地上的妇人就骂开了。那地上的妇人一抹眼泪,跳起来就和那抱着孩子的妇人隔着篱笆墙就对骂开来,那精彩的用词直惊得林岳峰几乎都忘了捂鼻子。

  “你们怎么住在这里?”

周辙皱眉问锦哥。

  锦哥本不想理他,可想了想,还是答道:“没钱。”

  顿时,周辙不吱声了。

  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莲花庵的门前。锦哥停下脚步,转身冲着周辙他们又行了一礼,皱眉道:“各位请回吧,我到家了。”

顿了顿,她想说,明天就别搞这一套了,可想想明天也许他们就没了兴致,便歇了这念头,又冲着那三人行了一礼,头也不回地领着弟弟妹妹往后巷走去。

  她以为,这三人肯定不会再跟着自己了,可当她推开自家院门,转身让无忧和玉哥进门时,却突然现,那三人竟全都跟在他们身后。林岳峰探头看看他们家那巴掌大的小院,竟还吹了声口哨。

  锦哥不由就不悦地拧起眉来,“寒家鄙户,无处招待贵客,还请回吧。”

顿了顿,到底说道:“多谢各位美意,明天还请不要再这么做了。”

  此时,玉哥早已羞恼难当,跺跺脚,躲进屋内。无忧则很快又从屋里跑了出来,手上还捧着盏莲花灯,冲着周辙炫耀地笑着。

  锦哥一皱眉,一把抓住无忧,另一只手当着众人的面严严合上院门。

  &·*·&

  七月半,哪怕是再穷的人家,也会用最简陋的材料给祖先扎上一盏河灯。

  锦哥护着无忧和玉哥来到河边时,河里已经飘着许多河灯了。她让玉哥带着无忧下到河滩上去放灯,自己则一个人站在石桥上,低头望着那一盏盏河灯从脚下流过。

  对于大人来说,放河灯是寄托哀思,可对于孩子来说,这只是一种简单的乐。看着无忧和玉哥笑着将母亲做的莲花灯往河中央推送,锦哥不由习惯性地皱起眉。

  盂兰盆节。据说这一天所有的鬼魂都会回到阳间来看望亲人。不知道父亲会不会回来。如果回来的话,对她说的话,是不是仍然只有那么一句轻飘飘的“对不起”

  忠孝节义。从大节来说,父亲的选择没有错,可为什么只要一想到父亲的死,她心里就只有满腔的怨愤,竟没有一丝恭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