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 (第1页)

作者:章叶良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那是我的初恋,生在大一下学期。她叫苏晓,是我在剧团里认识的。东北人,个子很高,长得也漂亮,总是在我们排练的话剧里担任重要角色。我喜欢她念起对白时抑扬顿挫的语调,还有平日里说话时一水的东北口音。因为经常在一起排练,她跟所有人都打成一片,包括我在内。她的个性爽朗,直率,直率到是她先开口向我表白。

  有一天晚上,剧团排练到很晚,结束以后,我俩结伴走回宿舍。路上,她突然问我:“孙杰,我喜欢你,你没看出来吗?”

  我听了这话,又惊又喜,还真就傻傻地摇摇头道:“没看出来,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她马上停下步子,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说:“你看我像是在开玩笑吗?”

  她的眼神里满是温柔和期待,等着我的回答。我当然喜欢她,但作为一名器官移植患者,喜欢一个人,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对那个人负责。于是我回避了那道目光,回她说:“苏晓,谢谢你喜欢我,但我没法跟你在一起。”

  她问:“怎么,你不喜欢我啊?”

  我说:“不是的,跟你没关系,是我的问题。”

  她又问:“那就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咯?”

  我一惊,问她:“你怎么知道?”

  她莞尔一笑,说:“你以为女孩子喜欢一个人,是草率做出的决定吗?我早就通过各种渠道摸清了你的情况。”

  原来,她早就通过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打听到了我是个心脏移植患者,并且专门在网上了解过心脏移植的相关知识。移植患者要吃什么药,1年、3年和5年期的生存率是多少,她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也就是说,她是在明知我是个移植患者,无法确知寿命长短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向我表明了心意。为了说服我,还当场引用了我们排戏时的一句对白:

  “如果我们明晨就要分开,那更不可以错过今晚。”

  面对这样一个既勇敢又贴心的姑娘,我心里只有满满的感动,哪还忍心拒绝!

  决定交往以后,我俩继续迈开步子。她主动向我靠近,勾住了我的手。那一刻我的心跳骤然加快,瞬间有种眩晕的感觉,下意识地用另一只手捂住了胸口。

  她看到了,像触电般把手一缩,担忧道:“你没事吧,我不碰你了。”

  我马上去抓她手,说:“没事,你得让我缓缓。”

  我跟苏晓就这样走到了一起。校园里的爱情,真是一想起就觉得美好。我俩几乎每天都要见面,一起去食堂,互相听对方的课,在校园里每个黑暗的角落里耳鬓厮磨。她就像个天使一样,在我获得重生以后,由上天派来陪伴着我。

  作为本地人,我带她逛遍了整座南京城,所有好吃的、好玩的地方,我俩都牵手走过。我当然也把她带回了家,爸妈也都很喜欢她。有一天,我爸突然对我说了一些奇怪的话。

  他说:“阿杰啊,你俩在一起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小心一点,知道吗?”

  一开始我没听明白,就问:“小心什么?”

  他仍然说得十分隐晦:“就是稍微慢一点,别太剧烈。”

  这下我听明白了,觉得他特别逗,也知道他是关心我,就笑着回答:“爸,您放心好了,我现在的身体还吃得消的。”

  这可不是我说大话,因为那件事情在我跟苏晓之间,进行得可谓十分顺利。不会太剧烈,但节奏拿捏得恰到好处;是有点意犹未尽,但回味起来又相当不坏。她特别喜欢睡在我的臂弯,用手轻抚着我胸口的那道疤,然后对着里面的那颗心说话:“喂,我答应你,不会让你伤心,那你也得答应我,要保证他长命百岁。一言为定!”

  但我却伤透了她的心。

  第51章破茧成蝶(三)

  命运的转折,在我刚上大学时就已经埋下伏,因为我参加了骑行协会。骑行协会定期会组织骑行活动,提前规划好路线出去采风。有时候在骑行路上会碰到一些摩旅,每次经过我们身边,都会同我们打招呼或竖起大拇指,然后一拧油门绝尘而去。那时候听着引擎声轰鸣,看着摩托车手潇洒离去的身姿,激起了我对摩托车的浓厚兴,还想买一辆来着。可惜爸妈担心骑摩托车不安全,死活也没有同意,但那股热爱已经在心底种下。

  大二下学期,骑行协会组织了一场春季骑行,线路是绕行玄武湖。除了协会成员以外,还面向全校师生邀请骑友参加,最后报名的人数很多。会长担心人多不好管理,于是制订了一套方案,由协会成员与报名人员两两配对,路上互相有个照应。我跟一个大一女生结成了对子,活动当天,我俩才第一次见面。她的个头很小,长得十分秀气,我们互相做了自我介绍。我听她口音挺怪,就问她:“你是哪里人?”

  她说:“我是柳邕的。学长,你知道柳邕在哪吗?”

  听到“柳邕”

这两个字时,我的心脏忽然颤动了一下,像是得到了某种感应,接着便咚咚、咚咚跳得飞快,像是在催促我要做点什么。

  学妹看我愣住了,就问:“学长,你怎么了?”

  我这才缓过劲来,说:“啊,没什么,柳邕我知道,在桂林边上,对吧?”

  她笑着点点头:“对啊学长,桂林山水甲天下,柳邕山水也美如画哦!”

  这是我时隔两年,再一次听到这个地名,一下就唤醒了我对这座城市的某种难以割舍的感情。我当然知道这颗心脏来自柳邕,也看过上海本地媒体对这场“换心”

的相关报道,但那时候我的身体还很虚,一心只想着康复,出院后又一直埋头苦读、复习迎考,根本无暇去关心柳邕是座怎样的城市。若非学妹提起,我压根不会想起这个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