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全球警戒官网 > 第135章 暗流涌动

第135章 暗流涌动 (第2页)

恩斯特皱着眉说:“表面看着很好,但他们总有一丝不安。”

巴维尔最后说,但也说的最简单:“是恐惧。”

牧灵对恩斯特和巴维尔颇为赞许地点头,叹息道:“没错,什么都好,吃的好,穿的好,但就是恐惧,恐惧于朝不保夕,可能今天的美好延续不到明天。而且,你们只是在城区走动,我领你们走的城门,正对着最富裕的街区,所以不会有苦难呈现。”

牧灵对着三人娓娓道来,原来渥必雷背靠黄金海岸,而黄金海岸以南,是常年掀起风暴漩涡的捷列海,渥必雷人以渔业为生,每年在风暴漩涡之中葬身海洋的不计其数。这些可怕的海洋风暴并非自然造就,乃杰瑞斯特八爪章鱼阴晴不定的表现,作为水系传奇魔兽,在海洋上简直如虎添翼,据说它就游弋于捷列海深处,居无定所,日常以浮游生物为食,也会命令臣属每年抓捕一定数量的人类改善伙食。渥必雷四通八达,渔业繁荣,又因为地处交通要冲,是多个城市的中转站,所以渥必雷人算是长岛地区比较富裕达的地区。但这只是表象,杰瑞斯特八爪章鱼随时会将魔爪伸过来,每个人的命运都被紧紧拉扯,逃不脱挣不开。渐渐的,渥必雷形成了新的格局,居住在城区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市民”

,掌握大量财富,而城外拱卫的村镇,居住的是乡民,没有村镇存身的则是流民,最是下贱。每次大章鱼的爪牙来抓人,都将流民推出去,不够的数目由乡民凑足。为了不让这些人反抗,市民会送一部分物资过去,用以维持城外人的日常生活。

城里城外,两个天地。

巴维尔想起瓦妮莎说的村镇自治时代,问了一嘴,牧灵蔑笑道:“这可不是大章鱼关心的,是一群败类的主意!”

加库玛人中有一部分投靠了魔兽君主,村镇自治分而化之的主意就是他们出的,一度推行到整个地下世界。但那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牧灵的手捏在杯子上,情绪不明地说:“二十年前,与长岛毗邻的金伯利先开始改革,金伯利的魔兽君主任命了一个人做大统领,代为统治金伯利全境,将权力集中到大统领。那时候其它的魔兽君主并没有跟风,只是有所关注。十五年后,即五年前,金伯利空前繁荣,对外战争屡占上风,剩下的地区终于也推动了改革。长岛是比较慢的,章鱼大王并不怎么关心这些,三年前才开启改革,它成立了王国,选了一个人做国王,村镇合并,落后的置县,繁华的建市,但各个县市仍有很大的自治权,至今改革初有成效。下一步的计划应该是在城市之上成立行省,压缩城市的自治权,收拢权力,集中力量防备其它魔兽君主的势力渗透。”

罗也沙琪道:“听你说的,改革和喝水一样简单啊。”

恩斯特道:“有大章鱼这样的恐怖存在,足以压服反对派,而且改革有利于加库玛人团结,阻力不大。”

牧灵道:“不错,但不是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目前改革只是初步稳定,还有很多隐患。”

巴维尔没接这个话茬,忽然道:“这里距离地表的出口有多远?”

牧灵看他一眼说:“不算很远,会经过几座城市,大概两百公里的路程。”

巴维尔无语,两百公里竟然不算远?靠脚走也得几天几夜了。没想到头一晕被甩了这么远,无尽深渊果然诡异莫测。

“现在正是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你们虽然能进来一次,未必能进来两次,出去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牧灵又说。

恩斯特道:“可能是我们进来的方式不对。”

“什么?”

“没什么,既然到了这里,也没什么线索,我们想到处走走。”

牧灵默然良久,目光灼灼道:“你们……你们都是传说中的元素使用者吧?”

巴维尔一时没反应过来,指着罗也沙琪道:“她是。”

“我们加库玛人在一万年里为了生存下来而不断进化,虽然适应了地底环境,但已经失去了感应元素力量的能力。以前的维德人进入地底,我们之所以帮助他们,就是因为他们会法术,可以领导我们反抗暴政。”

巴维尔想了想,以前进入加库玛世界的无非是血族,血族的巫师数量并不多,多是具备异能的战士,估计加库玛人是把异能当成魔法了。不过也不算错,虽然异能不算元素力量,是一种目前维德人都无法解析的能量,但能量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它的道理。

牧灵沉闷地说:“我们从没有屈服于暴虐的统治,但魔兽君主向来忌惮人类的自我展,武器科技被严格限制,可以让我们得生活变好,但不允许变强。只是这么一点的小恩小惠,很多同胞都沉湎于温柔乡不能自拔,所以诸多领袖的号召力大幅削弱。这话我不敢对任何人讲,只敢和你们这些外来人说。”

三人都听出了言外之意:生活的好但朝不保夕,而且两极分化严重,不反抗就得当奴隶,取悦魔兽君主,给其提供各种各种的资源;反抗无非是死,但加库玛世界就是人多,死一批还有一批,一旦成功,就是翻身农奴把歌唱,自己做自己的主,再不用提心吊胆。

巴维尔心有戚戚,其实在他眼里,加库玛人的生活比维德人好多了,至少没有废土,资源也很丰富,而且人口众多,十分繁荣。但人都是向往自由的,不然一万年来也不会有诸多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只为推翻魔兽君主的统治而舍身取义,正印证了那句流传甚广的话:不自由,毋宁死。

“我们明天再走一走,看一看。”

罗也沙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