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 (第1页)

作者:木漏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到底,他还是多了点运气。

  听着身后传来均匀的呼吸,阿洛睡得很沉,很香甜。

  史书有载。

  长乐帝萧珩,六岁因外戚篡位而失君位,流落民间十数载。二十二岁,在金陵城的一场祸乱中重登帝位。

  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不少文臣认为他谋夺帝位的手段酷烈,当年的金陵城里叛军皆被酷刑处死,亲族连坐而五代之内不得入朝为官,可见这位帝王报复心重。

  律法严苛,对兵权把控极其谨慎,而集权在手,更是一度原本魏帝在世时设立的内中枢形同虚设,又可见他权欲之盛。

  而相对应的,在他的统治下王朝却结束了连绵数十年的战乱。完善科举制度,善于提拔任用良臣。百姓难得迎来此后长达百余年的太平,经济繁荣国祚绵长,王朝迎来了极盛时期,史称“长乐盛世”

  萧珩内宫中只有一位皇后。

  是两朝君侯,宣平侯之子,史书上对这位皇后的记载并不多,只寥寥几,写他是个宽厚良善之人。法度甚明,容貌甚端。持稳端厚,人品贵重。

  而萧珩之后的下一位君王,便是这位皇后嫡出。

  是有名的文治之君。

  元启帝,萧琽。

  是萧珩唯一的子嗣,自一出生便被封作储君,授太子印,入东宫位。他与其父不同,薄赋税,减刑责,治世宽厚,颇有赞誉。

  自然,这些都是枯燥的史书记载,真实的历史往往鲜活得难以墨入纸,那些人的模样也往往并非史书上记载的模样。

  至少余洛这么认为。

  毕竟他这辈子最讨厌的事情就是看书。

  ***

  皇后的恢复比想象中更快,十日过后,已经能在鸳娘的搀扶下在殿后的长廊处慢慢走动,要不是说御医说适当的走动有好处,林寂怎么也不会放余洛跨出那寝殿的大门。

  毕竟冬日的寒风已经越来越冷了。

  阿洛大病初愈,他怕勾起寒症。

  暖炉抱了好几个,大氅也将人裹得密不透风,余洛因为大病一场,好不容易养得圆润的小脸蛋又肉眼可见地瘦了一些,脸上也没什么血色。

  他走过长廊,看到院内原该放着秋千架的位置还是空的。

  心也登时空落落的。

  宫中张灯结彩地备着过年,余洛带着毛毡抹额,走了几步,又觉得累了,就坐在亭子里靠着匀口气。

  他本来以为,临产前三个月萧珩看他已经看得够紧了。

  没有想到。

  原来还能更紧。

  之前好歹几个宫他是能走动,后面的花园,侧面的长廊,都是可以去的。

  而最近,他只能躺卧在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