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页)

作者:阿苏聿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他有一块老竹子做的长戒尺,重且厚,亲自刻写“静心慎独”

四个字。小时候宋敬原一而再再而三不愿练功——琵琶或是临帖——惹得宋山烦了,能在手心抽出一个小包。

  这些年宋山脾气好了很多。不知为何,宋敬原隐约猜到和苏柏延有关。他对苏柏延管教严,一点小错都不容忍:悬腕手要稳,篆刻走刀也是,不能抖,但凡乱动就是一尺;单钩执要灵,摆刀法转腕要活,这时但凡手僵,也要打,实在苛刻。

  而苏柏延离开后,宋山虽然不准人提,一次深夜,宋敬原找水喝,却曾看见宋山孤零零坐在窗边,对着月光抚玩一把玉折扇。那是宋山三十岁生日那一年,苏柏延送的礼,亲手雕琢,题字“玉舟小扇”

  他或许自责对徒弟太严苛……才生了这么多遗憾。

  宋敬原收回思绪,当即立断,撒娇讨饶:“错了师父,不敢了。以后一定——”

还没编出来“一定”

什么,眼睛一转,突然改口:“不对,我今天练了字!”

  宋山挑眉,宋敬原从包里掏出一沓信稿纸。

  “我可抄了三遍校规,手都酸了。”

宋敬原咬牙切齿。

  宋山失笑:“怎么,早退被人逮住了?”

  “还差一篇检讨呢,总共小五千字,可是练够了。”

他趴在桌案上抱怨。

  “该,”

宋山手中拿着一方纸扇,扇头是金丝竹的,敲宋敬原脑门儿:“让你长点儿记性。”

  宋敬原拖长了语调:“这回长足记性了。下次挑主任不在的时候逃。”

  宋山连名带姓地喊他:“宋敬原。”

  连名带姓喊人,傻子都知道是警告,宋敬原不敢作妖,吐了吐舌头:“开玩笑的师父。”

可他想起什么,忽地起身,一惊一乍,把宋山吓了个好歹:“师父!

路拾萤的字写得好——”

  一盏暖黄色的小台灯放在二人中间,照得宋山的脸平添一层温和光晕。宋敬原一时看痴了,醋意翻涌:“你教过?”

  “提点入门而已。”

  “那天他来,你们说什么了?”

  “闲聊。告诉我她母亲回到江都,他也跟着转学回来,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走。送了点特产。”

  “特产呢?”

  “吃了。”

宋山笑眯眯,“一点枣泥糕,忘记喊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