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 (第1页)

作者:团子来袭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第136章

  夜色逐渐变得厚重,原先的牛毛细雨倒是越下越大了。

  封府门前已经亮起了灯笼,昏黄的光照在油纸伞上,有种别样的凄冷。谢初霁面色苍白,握着伞柄的手在冷风里微微颤抖。

  门房关门前又看了谢初霁一眼,有些不忍道:“姑娘,你回去吧,池军师今晚真不回来。”

  谢初霁在雨中站了太久,唇上也被冻得没多少血色,她道:“他何时回来,我等到何时就是了。”

  “姑娘,你何必这么倔呢?”

门房话刚说一半,却见谢初霁身形踉跄了一下,手中的油纸伞落到雨地里,她整个人也晕倒在地。

  “姑娘!”

门房大惊失色。

  ***

  姜言意刚用完晚膳,封府的下人就过来敲门,说是谢初霁晕倒在封府门口。

  谢初霁在西州伶仃一人,就是病了,也没个人照顾,姜言意同她相熟,封府的人才过来寻她。

  “可找大夫了?”

姜言意想到之前谢初霁同她下棋时的恍惚,心知谢初霁去封府堵池青,可能是想最后确认池青究竟是不是慕玄青。

  “已派人去请了。”

封府的下人如是道。

  姜言意去隔壁时,大夫还没来,她便让郭大婶帮忙烧了热水,拧了帕子先给谢初霁热敷。

  “你这是何苦?”

姜言意一边拧帕子一边叹息。

  谢初霁病得迷迷糊糊的,睡也睡不安稳,哪怕闭着眼,眼角也是湿的。

  大夫来看过后,开了药,姜言意才想起问封府的下人:“池军师究竟在不在府上?”

  封府的下人不敢欺瞒姜言意,却也不敢直接承认,支支吾吾的。

  姜言意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即就道:“带我去见池军师。”

  封府单独辟了一处院落给池青住,姜言意过去时,池青院子的灯还亮着,几个面生的将领从院中走出去,个个行色匆匆。

  约莫是知道太皇太妃住府上,将领们对府上女眷都十分避讳,迎面碰上都低着头,不敢多看。

  下人进去通报后,姜言意才进了院子。

  池青似乎早有预料,见了第一句话便是:“楚姑娘是为了谢姑娘的事来的吧?”

  他收敛了平日里玩世不恭的样子,一时间倒叫姜言意有些陌生。

  不过封朔都给了准话,姜言意也不再觉得池青就是他兄长。

  想起谢初霁的样子,到底还是觉得心疼,她道:“谢姑娘是个长情的,她总觉得你是慕世子,长痛不如短痛,你且见她一面,把话说清楚,断了她的念想也好。”

  池青扯了一下嘴角,“楚姑娘说的有理,我改日再会谢家姑娘。”

  他都这样承诺了,姜言意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觉得他和谢初霁之间有些怪怪的。

  姜言意离开后,池青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兀自出神。

  他要如何见她?

  当年慕武侯屡建奇功,被先帝猜忌,他和兄长一人锋芒毕露,承担所有的荣耀和风险,一人偷光养晦,假装纨绔成天斗鸡走狗营造不成器的假象。

  菩提寺偶遇谢初霁被樊家小子欺负,他只能借用兄长的名义出手教训樊盛年。

  为避免他的藏拙被现,也为了谢初霁的名声着想,菩提寺的事被掩了下来。却还是有他救人的风声传入先帝耳中,慕家被猜忌更甚。

  家中父母只得替兄长向谢家提亲,以求打消先帝的疑虑。

  兄长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公子,谢初霁出了名的才貌双姝,乃世家子弟择妻的选。

  亲事一定下,几乎全天下都说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他那时只觉得谢初霁是个有意思的姑娘,在家族存亡的危机前,那一丝始于一面之缘的欣赏算什么?

  对谢初霁的那一丝欣赏逐渐变成动容,是在慕家出事,兄长同谢家退婚后。

  旁人都对慕家避之不及,唯恐惹祸上身。只有她,不管不顾扑过来,试图把慕家从泥沼中拉出来。

  那时候谢初霁也像现在一样,等在慕家门前,求着要见慕玄青,兄长肩上扛着家族的重担,分不出一丝柔软来面对儿女私情。

  他却是有些羡慕兄长的——有这样一个姑娘对他不离不弃,患难与共。

  有了这份上心,此后就更容易注意到谢初霁。

  但在兄长故去后,谢初霁却把他认成了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