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红楼读书郎笔趣 > 第96章 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96章 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2页)

大家谁不喜欢听八卦,一桌子人大半都竖起耳朵。

陈恒跟薛蝌对视一眼,知道此事还是自己出来说更方便些。两人心照不宣打过招呼,陈恒咳咳嗓子道:“那几个符号,我记得元和先生曾管它们叫标点符号……”

林黛玉光听到头一句,已经忍不住拿起手帕遮住自己的嘴角,深怕叫别人看出自己的笑意。

陈恒将此事的原委,简单给众人介绍下。

原来自从《蜀山剑侠传》登报后,很多文人雅士,就注意到陈恒用的“,。:“”

?”

等符号。

陈恒深怕别人第一次接触这个,不了解符号的意思。还在每篇文的末端,特意做着各种科普。

现在的正经书,主要用的标点符号就三种,一个大写的句号,类似o的形状,或是竖起来的一个小勾勾,最后一种是顿号:、

光靠这三种符文,拿来读经书怎么够用。所以很多夫子教学生时,都是从句读开始。用红线划分出每句的隔断,再让学生们跟着读。

这个就叫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要是没这样一个前辈在,给寻常人一套四书五经,他想要彻底读懂也是不太可能。

知识的垄断,往往是在细微之处着墨。

反而不是大部分人想的,那些高高在上的规矩和门槛。

而陈恒在话本中使用的这些符号,就被许多文人雅士视作一种挑战。

虽然只是一本上不了台面的话本,陈恒也在科普的末端解释过,这些符号只为话本阅读方便之用。

可这些标点符号,实在是好用的很。让许多人一看,就一目了然作者的意思。

陈恒会使用它也是因为蜀山是部长篇小说,如果不用现代符号,那在书写之时,会疲惫的很。《聊斋》毕竟只是短篇,创作起来不会太累。

不过要是说他没有借机科普的心,那陈恒肯定也是有的。

要知道现代标点符号,在这片土地上正式出现。就是上辈子,都要等到两百年后的戊戌变法,由康有为跟谭嗣同、梁启起头。

巧合的是,中国第一本民间报纸,也是出自这三人之手。也有说法,是指康有为一个人办的,此处不作争辩。

跟这三位国学大家比起来,陈恒的名头自然不够。他自然只能用话本的方式,在暗处慢慢推行这一套东西。

毕竟大雍朝的未来,有没有一次这样的变法,谁也不知道。

陈恒这事啊,说大不大。说小,牢骚肯定也少不了。

有些人骂他,是觉得他有辱斯文。说不定这个不露真面目的元和先生,连个举人都不是,怎么也敢自创符号。

可大多数看到,也只是一笑而过。终究只是一本话本小说嘛。

陈恒要是敢拿来用在四书五经上,那才真的是大不敬。要给天下士人好好交代交代,伱凭什么给圣人经书,断字断句。

至于扬州大多数人,还是乐于看个热闹。一来,这些符号确实方便阅读。二来,报纸上有人吵架,也是有趣好玩的事。

陈恒自己则完全不在乎,不过是些动嘴的文人,有本事就越过胡家、薛家、王家和府衙,再冲进书院里,当着山长的面打他一顿啊。

就连山长裴怀贞看到这些符号,也只是笑着评过一声“有趣”

只要不去触碰那些忌讳的东西,大雍朝的民风,还是相当开明的。

“那兄长的报铺准备怎么办?就让他们这样骂元和先生?”

林黛玉好奇“问”

道。

“不急不急。”

陈恒微微一笑,看向身侧的薛蝌,“薛伯父,应该已经在处理此事了。”

薛蝌在一旁笑着点头。

黛玉、宝琴一看,就知道两位兄长自有谋划,索性也专心陪起一旁的宾客。

…………

…………

薛瑱走出府衙大门时,自己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此行来,正是为了将陈恒说的那点营收,捐给扬州府衙。薛瑱原以为自己会多费些唇舌,才能说服韦大人。

结果等薛瑱表明来意,韦大人已经眉开眼笑的引他入座。

这倒不是韦应宏见钱眼开,他如今仕途风头正盛,完全没必要贪图这点不起眼的小钱。只是觉得报纸这种新兴之物,在未禀明陛下前,还是由府衙就近管控比较安全。

薛瑱如此上道的送来,正合了韦应宏的心思,刚好给了府衙未来伸手管束的理由。

至于那点不值一提的小钱,韦大人随手就拿来捐给扬州各大书院,算是贴补他们书院的读书人,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