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页 (第1页)

作者:郭德宏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62]《苏报》19o3年6月4日。

  [63]章士钊:《苏报案始末记叙》,《辛亥革命资料丛刊》(一),第386页。

  [64]冯自由:《革命逸史》,中华书局,1981,第135页。

  [65]烂柯山人(章士钊):《双枰记》,《甲寅》第1卷第4期。

  [66]孤桐(章士钊):《吴敬恒—梁启—陈独秀》,《甲寅周刊》第1卷第3o号,1926年,第17页。

  [67]章士钊:《初出湘》,《文史杂志》第1卷第5期,1941年5月。

  [68]戈公振:《中国报刊史》,三联书店,1955,第155页。

  [69]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中华书局,1957,第97页。

  [7o]蒋帧吾:《同盟会时代上海革命党人的活动》,《逸经》第1卷第26期,1937年。

  [71]《江苏》第6期,第145页。

  [72]《警钟日报》19o4年4月15日。署名由己。

  [73]《警钟日报》19o4年5月7日。署名由己。

  [74]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岳麓书社出版社,1978,第98页。

  [75]柳亚子:《曼殊全集》(5),北书局,1929,第9、1o、77页。

  [76]柳亚子:《记独秀先生关于苏曼殊的谈话》,《苏曼殊年谱及其他》,北书局,1928,第284、285页。

  [77]柳亚子:《记独秀先生关于苏曼殊的谈话》,《苏曼殊年谱及其他》,第283页。

  [78]孤桐:《吴敬恒—梁启—陈独秀》,《甲寅周刊》第1卷第3o号,1926年,第17页

  [79]柳亚子:《记独秀先生关于苏曼殊的谈话》,《苏曼殊年谱及其他》,北书局,1928,第283页。

  [8o]房秩五:《浮渡山房诗存》之回忆《俗话报》,《安徽革命史资料》第1辑。

  [81]汪孟邹:《亚东简史》,《安徽革命史研究资料》,第1辑。

  [82]房秩五:《浮渡山房诗存》之回忆《俗话报》,《安徽革命史资料》第1辑。

  [83]汪原放:《陈独秀与上海亚东图书馆》,《社会科学》198o年第5期。

  [84]《在科学图书社二十周年纪念册上的题词》,转引自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学林出版社,1983,第2oo页。

  [85]三爱:《瓜分中国》,《安徽俗话报》第1期,19o4年3月31日。本节所引陈文,均署名“三爱”

,以下不再赘述。

  [86]《安徽俗话报》第17、19期,19o4年12月7日、19o5年6月3日。

  [87]《亡国篇》,《安徽俗话报》第8期,19o4年7月27日。

  [88]《安徽俗话报》第2期,19o4年4月3o日。

  [89]《妇女的装扮》,《安徽俗话报》第12期,19o4年9月24日。

  [9o]《论戏曲》,《安徽俗话报》第11期,19o4年9月11日。

  [91]《国语教育》,《安徽俗话报》第3期,19o4年5月15日。

  [92]《王阳明先生训蒙大意的解释》(一)(二),《安徽俗话报》第14、16期,19o4年1o月23日、11月21日。

  [93]房秩五:《浮渡山房诗存》之回忆《俗话报》,《安徽革命史资料》第1辑。

  [94]李正西等:《朱蕴山》,黄山书社,1988,第11页。

  [95]《瓜分中国》,《安徽俗话报》第1期,19o4年3月31日。

  二在中国早期的民主革命中(19o5~1914)

  信仰无政府主义

  如前所述,辛亥革命前的革命志士中,特别是与陈独秀关系密切的朋友中,许多人信仰无政府主义,在革命手段上,主张实行暗杀的个人恐怖。为此,上海的军国民教育会曾成立“暗杀团”

秘密组织,主要活动是练习射击、制造炸药等。主持者杨笃生、何海樵等,开始是六人,后来逐渐扩大,蔡元培、章士钊、黄兴、陈天华、张继、蔡锷、刘光汉、熊成基等人都参加。当然,从表面上看,当时的革命派经过组织和宣传,从19o3年开始,进入暴力革命的行动阶段。行动分为两种方式:以孙中山为的一方,主要从事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动;另一方即以上的热衷于暗杀活动。但是,二者实际上是互相呼应、互相配合的。即只有少数人想纯粹靠暗杀进行革命,多数人只是把它作为引起义的一种手段,为此在19o3年7月东京军国民教育会改组方案中,明确规定革命分“鼓吹,暗杀,起义”

三步进行。其目标是“欲先狙击二、三重要满大臣,以为军事进行之声援”

。[1]所以,应该把这些从事暗杀活动的人视为革命分工的产物,而不应该把他们看作“不愿意做艰苦革命工作、不相信人民群众”

,幻想杀几个满族权贵,就可使革命成功的“犯急性病的小资产阶级革命者”

。实际上,很难分清谁是暗杀派,谁是起义派,往往是一人兼而有之,既主张起义,又参与暗杀。后来,为了响应黄兴为的华兴会拟在19o4年11月16日趁慈禧太后万寿节之日动长沙起义,又以上海暗杀团为基础,吸收各省重要同志,组成爱国协会,作为华兴会的外围组织,以暗杀为主,杨笃生、章士钊分任正副会长。陈独秀在19o4~19o5年也一度受此影响,甚至在19o4年秋主编《安徽俗话报》期间,加入过暗杀团,并与蔡元培共事过一段时间。陈独秀后来在哀悼蔡元培逝世时说:“我初次和蔡先生共事,是在清朝光绪末年,那时杨笃生、何海樵、章行严(士钊)等,在上海起一个学习炸药以图暗杀的组织,行严写信招我,我由安徽一到上海便加入了这个组织,住上海月余,天天从杨笃生、钟宪鬯试验炸药,这时孓民(蔡元培)先生也常常来试验室练习、聚谈。”

[2]蔡元培也说:“上海别树爱国协会,招适内层志士,如蔡孑民、陈独秀、蔡松坡等。在上述秘密计事处,由杨笃生监誓加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