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沉迷购物 (第1页)

作者:拌月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可就算方燕茹再想着放肆一回,看到姜青菱把一件能装下两个她的肥大裙子也塞袋子里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出言提醒了。

姜青菱却是神秘一笑,对方燕茹说:“你放心,我有用处。”

她已经挑好了能直接穿的衣服裙子,接下来的时间就专门找一些版型不好,走线歪歪扭扭,甚至是染色不均匀的残次品。

这些衣物还是挺多的,如果只是一般的小瑕疵,是很容易被人买走的,但在淮国旧这么大的地方,想淘一些残次衣物,还是很容易的,而且姜青菱对现在最受欢迎的的确良布料没有什么兴趣,就更不会和人争抢了。

姜青菱没多大工夫,就装了一袋子的衣服,剩下一些她看不上的,反而有其他能欣赏的人,姜青菱也不管别人怎么买,她提着自己抢到的一大包衣物心满意足地走了。

方燕茹已经从一开始的担忧变得麻木了,她也不去想,姜青菱拿拿这么多衣服能穿得完吗,反正姜青菱总是有各种奇思妙想。

和姜青菱那一大包东西比起来,方燕茹刚才拿的那套碗碟就显得孤零零的了,两个女人在各自有所收获以后,又重新投入新一轮的战斗。

方燕茹又找到一个有些凹陷的脸盆,一个缺了一点儿边的水桶,甚至还有一个外壳有点儿裂纹的台灯。

这个台灯就非常让方燕茹满意了。她在重回城市以后,终于又过上了有电的生活。

其实以前她还在江省的家里时,也并不是都用电的,电费可是要钱的,一般经济拮据的人家里不会什么时候都用电灯,大多数时候还是点煤油灯。

不过就算不是都用电,也还是有电在那儿的,需要的时候总能用上,可是在乡下就不一样了,村里没有通电,就是想用舍得花钱也没有那个条件。

方燕茹在坪山大队的时候夜里备课看书都是点煤油灯的,她自己倒是没什么关系,就是很心疼孩子,每次看到周跃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学习的时候,她就很想给孩子更好的条件,然而她能做的也只有努力攒钱攒票买蜡烛。

而随着她考上大学来到沪市,才真的过上了她想给孩子创造的生活。尽管她平时节省,可是在用电这一点上却格外大方,给周跃房间里安的灯泡是大瓦数的,平时也完全不限制他开灯。

但灯在头顶上,对孩子看书时总是有些影响的,方燕茹一直想着要给周跃买个台灯,奈何一直凑不到票,没想到今天居然在这儿被她找到了一个,还是不用票的。

方燕茹就后悔,她为什么不早点来这里看看,这里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方燕茹拿的基本都是生活用品,姜青菱与她的风格迥异,姜青菱除了那一大袋子的衣服以外,对其他的东西兴趣就没有那么大了。

她走走逛逛,又拿了一个精致的鼻烟壶,这当然不是什么值钱的古董,真有那种东西,也流落不到这里来,这就是一个仿造的工艺品,不值多少钱的。可是姜青菱正好没见过这玩意儿,觉得那上头画的荷花栩栩如生,就忍不住买了。

除了这个没用的东西以外,姜青菱又买了一个红珠子的手串。方燕茹一开始不太理解姜青菱买这个干什么,毕竟她看着也不像对这种东西感兴趣的人。等到姜青菱把这串红珠子送给小鲤鱼,小鲤鱼欢呼雀跃地跳起来,方燕茹才明白过来,原来小女孩这么好哄呢!

姜青菱给小鲤鱼买的可不只这一串红珠子,还有一把小提琴。

前几年里,很多西洋乐器都被砸烂了,但也有例外的,小提琴就是其中一样。因为实现了“洋为中用”

,所以它被保留了下来,而且沪市还掀起了一股学小提琴的热潮。

淮国旧也因为这股热潮,而重视起了乐器柜台。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再潮的潮流也有冷却的时候,现在淮国旧的乐器柜台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

不过它倒是吸引了姜青菱的光顾。姜青菱也是看到这里挂着的小提琴,才想起来自己以前还学过这玩意儿,虽然荒废了这么多年,但还是勾起了她以往练琴的记忆。

姜青菱推己及人,觉得也要让她闺女学一样乐器,正好这里有卖小提琴,正好她自己会,于是就这么突然地决定了,就让小鲤鱼学小提琴好了。

小鲤鱼收到漂亮的红珠子手串时是开心的,收到陌生的小提琴时是懵逼的,她看看不认识的这个东西,再看看她妈妈,挠了挠脑壳。

姜青菱把小提琴给闺女自己拿着,说:“这是小提琴,等回了京市,我带你去少年宫报个小提琴的班,你跟着学,学会了你就是你们同学里头一份了。”

小鲤鱼眼睛一亮,顿时感兴趣了。姜青菱现在是死死地拿捏住了小鲤鱼爱显摆这个特点,利用得很好。

刚才姜青菱和方燕茹在忘我地采购时,是没空管孩子们的,不过孩子们也没有闲着,他们由李成洲带着,很快乐地在这个神奇的地方到处看看。

而且他们并不是没有收获的,李成洲买了一个相机。

姜青菱见到这个,才一拍脑袋,她真是沉迷于物质上的享受,居然忘了精神的重要性。在没有手机随掏随拍的时候,相机是多好的记录人生的工具,她竟然没想着买一个。

姜青菱给李成洲竖起一个大拇指,李成洲骄傲地笑了。当然,他才不会说他刚才想买这个相机是觉得它复古的造型很好看。

这个相机除了造型好看,用起来也还是不错的,他们买了胶卷,就在淮国旧门口拍下了两家人的第一张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