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页 (第1页)

作者:沉筱之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快要落雪了。

  -

  雪一落,周遭就清朗了许多。上京城一扫前几日阴云密布的阴霾,看着天穹放亮,似乎人也跟着精神起来。

  这日雪一停,江家便也热闹了。人还没走近,东院里就传来说话声,“竹枝三捆,木柴两捆,米糊装了一整罐,奴婢和留芳穿破的袄子也带上了。”

  “够了吗?”

这是个年轻女子的声音,干净又清澈。

  “足够了,少夫人。”

德荣道。

  “行,走吧。”

  几人没从正门走,而是从东院的侧门出去的。德荣是长渡河一役的遗孤,蒙顾逢音收养,才不至于饥寒交迫。自己受过苦,便想着为他人挡风雨,路上遇到乞儿,总会施舍一二,当年在中州,他和朝天勒紧裤腰带,给小巷口的病老叟送过三年馒头。京中富庶,他们又住在官邸,需要帮助的人少了,德荣便喂起野猫。他在江家住了几年,这附近的野猫都认识他,一到冬天便来跟他讨吃的。野猫很灵性,知道他是大户人家的下人,绝不跟着进府,吃完东西“喵呜”

一声便离开了。

  今年的初雪来得急,云头在天上酝酿了几日,仓惶间落下,把野猫后巷的窝给压折了,德荣说要给猫儿搭个窝,青唯朝天几人便跟着一块儿去。

  谢容与远远看过去,几个人动作利落,尤其是青唯,她似乎得了温阡的真传,手很巧,不一会儿就把窝棚搭好了,野猫见是德荣在,其中一只没有走远,就在一旁舔爪子,它竟是第一个瞧见谢容与的,叫唤了一声。

  青唯下意识别过脸去,见是谢容与回来了,她将手里的破袄交给驻云,嘱她铺进窝舍里,起身拿帕子揩手。她今日穿着襦裙短袄,明明厚实的衣衫,穿在她身上却显单薄利落,可能因为她瘦。谢容与却知道她并不太瘦,至少脱衣之后抱起来,该有肉的地方都是有的,跟她这个人一样,富有勃勃生机。

  谢容与把袖炉递给她,看着她因为专注微微泛红的眼角,笑道:“小野姑娘‘差事’忙完了?”

  青唯点点头,“这里办好了,待会儿还得扫雪,我几日没练功夫,院子里雪都积起来了。你怎么回来了?”

  早几年她没人庇护,都是凭真本事活着,练功夫几乎从不偷懒。这些日子为何懈怠,原因只有谢容与最清楚。

  朝天适时过来:“少夫人,那小的扫雪去了。”

  “快去快去。”

青唯道。

  谢容与牵了她的手,跟她一起往院子里走,他今日一早去了廷议,本来该回衙门,外头有差事要办,正好要路过江家,便回来看看她,“过会儿我就得走了。”

  “小野。”

谢容与顿住步子,“今早我去宫里跟母亲请安,我母亲说,她想见你。”

  青唯正待将袖炉交给留芳拿着,还没递出去,被这话吓得手一颤,袖炉往下跌去,她眼疾手快地勾手接住,望着谢容与,“长公主要见我?”

  她上一回见到荣华长公主是意外,因为她擅自闯宫,当时长公主待她颇严苛,一连好几问也有些咄咄逼人,她总觉得她给长公主的第一印象并不好。

  青唯心里有点毛:“长公主为什么要见我?”

  谢容与觉得好笑:“她是我的母亲,你是我的娘子,不该见么?”

  第189章

  “该见,可是……”

青唯犹豫着道,“我不知道与长公主说什么。”

  她有点怵她。

  谢容与道:“一家人能说什么,一些家常罢了。我母亲可能会问问辰阳那边纳采、纳吉有什么规矩,岳前辈有什么喜好,到时我会陪着你的。”

  纳采、纳吉这些,不是成亲才有的礼俗么?

  青唯道:“可是我们都这样了,还用得着问这些么?”

  “我们怎么样了?”

谢容与的声音含着笑意,握着青唯的手稍稍紧了些。

  他总是适可而止,顿了片刻道,“不管怎么样,当年结亲用的到底不是你我的姓名,眼下再结一回不方便,该有的体面不能短了你,至少该把聘礼补上不是?”

  他又笑了笑,“也不是今日就见,我母亲近来住在宫中,不方便回公主府。”

  这事青唯听说了,皇后身怀六甲,后宫诸事都落到荣华长公主身上,得闻还能缓个几日,青唯不由地松了口气。

  回到东院,院中厮役呈上一封信函,“公子,劼北的来信。”

  信上字迹潦草,收信人写的是谢容与,信却直接寄来江家,显然是岳鱼七的。

  青唯和岳鱼七在中州分道而行,青唯随顾逢音北上来京,岳鱼七则赶去劼北查曹昆德。一别两月,岳鱼七该是打听到一些消息了。

  谢容与顺手把信递给了青唯,青唯拆开来一看,“果然有曹昆德的信儿了。”

  “信上怎么说?”

  “还记得当年曹昆德流亡到劼北,遇到一个姓庞的恩人兄长么?这个恩人兄长全名叫庞元正,没他曹昆德活不下来。师父两个月前到了劼北,跟劼北人打听这个人,听那边的老人说,庞元正早在咸和十四年就死了。”

  谢容与道:“咸和十二、十三年,劼北闹过大灾荒,那时候大周离乱,朝廷和各州府的救济粮有限,劼北民生多艰,甚至有易子相食的惨像,庞元正是因为灾荒过世的?”

  “不错。”

青唯点头道,“师父信上说,曹昆德早年被卖到劼北,得庞元正相助,七八年的时间,相处得宛如家人。咸和十二年,劼北灾荒,日子越过越难,三天未必能吃上一顿饭,庞元正觉得留在劼北苦无出路,便动了离开的念头。他当时已经成家了,除了妻,下头还有一个六岁的儿子,他的妻子当时又有身孕在身,他走不开,于是决定把离开的机会让给曹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