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第1页)

  “孤之本意,复我大魏,扬祖上余威,使得天下太平,百姓不受饥寒之苦。可若如此……何时年月能平定天下?不知要丧多少同胞性命。”

  “孤,于心何忍啊!”

  “王上!

可前锋五千将士,尚不知多少闯过天堑,若我等延误战机,岂不是令此地英魂白白丧命?”

  6凉十指紧握,转头望向尸海。

  入目,皆为熟悉的面庞,他们在不久前还在军营里谈笑,如今紧握环刀长眠此处,世上再无他们音容。

  他为主帅,日夜与他们朝夕相处,焉能不心痛?但为将者,皆出生入死,护过城、杀过敌,身后守护着万千百姓,早不知退却为何物,更不敢忘却将士们的心愿。

  “臣知晓王上仁德之心,若王上因此悲痛,还请牢记他们的功绩,将封赏赐予下达至家人,方不负这些性命!”

  刘期不懂,叹道:“孤不明,对他们不管不顾,岂不是有违人道?”

  6凉欲解释,远处却传来零星马蹄声。

  众人皆以防备姿态,待见到“沈”

字将旗后,却纷纷停下了动作。

  远处沈忠手持将旗,满身血污使众人难以看清面容,唯剩一身将气不辍。

  而后6续有了互相搀扶的将士,他们步履蹒跚,却面带坚毅,唯有踩到尸时,才会轻微有所触动。

  沈忠勒马而停,恍惚良久,高声颤道:“禀大司马,前锋五千将士,战死四千七百人,剩余三百人。末将沈忠,听从传令……”

  “沈将军!”

三军将士齐声唤之。

  6凉观之惨状,心头大震,他举起手中令旗,张口欲语,却被人截停。

  沈忠不解,问:“大司马何以踟蹰?”

  言毕,他在模糊间搜寻到了刘期的身影。

  君王向前一步,却不敢踩踏尸身,叹道:“将军辛苦……吾等,难以下足,实在心痛万分。”

  “臣,拜王上。”

沈忠没有下马,将旗骤地插入赵军尸身,拱手慨叹。

  “请王上下令行军。”

  “将军!”

刘期阻止不及,眼见血花四溢,悲道:“容孤使人将此地英魂安葬,以全其爱国之心。”

  沈忠却摇头阻止,目露悲怜。

  “王上,请听我谏言。”

  “臣,曾为赵军,而后投奔赵国。鲜卑山一役,前是旧部故人,后为仁义之师,他们都识臣颜,臣亦熟悉他们,皆为勇武男儿!

此处遍地英魂,无一人退缩,无一人言惧,他们不失军魂,不失兵德。哪怕马踏血泥,王上也该过!

方不负他们性命啊!”

  话音落下,三军将士纷纷而跪,似在恳求刘期下令,似在祭奠此处英魂。

  末了,却化为声声叹息,响彻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