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有眼无珠 (第1页)

晏清时为了不打草惊蛇,最终将那两位女郎留了下来。

不过是将她们软禁在后院,免得传出消息去,被有心人知晓。

经过那晚的安排,张豫顺理成章的被放出来,官复原职。

他出来后,第一时间向晏清时告罪。

那日颐指气使的模样,今日全然看不见,能看见的只有佝偻的身躯,灰败的脸色,仿佛在牢狱中受了莫大的委屈。

晏清时不动神色打量着他,见他眼皮低垂,神情默然,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指关节已经泛白。

“下官张豫有眼无珠,轻率办案,特来向大人请罪,请大人原谅。”

他声音很大,话还没说完,就吸引了不少办公的人,朝这边看来。

晏清时眸光微转,一一在他们面上掠过,众人立刻收回视线。

他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张县丞知错便好,你可是平水县人人称赞的‘青天大老爷’,可别堕了这威名才是。”

听见他提及‘青天大老爷’,张豫的面皮蓦地涨得通红,心中怒骂道,“竖子小儿,等那天爷爷要了你的性命。”

“大人教训的是。”

这几个字像是牙缝中挤出来一般,晏清时挑眉看着他,口中不忘戏谑道:“张县丞似乎不太高兴啊。”

他是打定主意,要试一试这人的底线。

近几日,他前前后后把平水县的所有账本,卷宗,存档,都看了一遍,竟然什么问题都没有看出来。

怪就怪在此处,若不是平水县的县令换得频繁,他也不会怀疑。

这平水县就好比一片湖,表面上风平浪静,可底下是什么样,谁也看不见。

每当他打算出门去考察考察的时候,身后总跟着尾巴。

他每去一处地方,每见一个人,都落在了有心人的眼中,甚至他去的这些地方,见的这些人,可能都是被提前安排过的。

种种反常的迹象,让他知道,这平水县定是有大问题。

张豫紧咬着牙关,将心中的那口气,一点一点咽下去,然后抬起头,硬扯出一个笑容道:“大人误……误会了,下官很高兴,高兴。”

“高兴便好。”

晏清时‘唰’一下打开折扇,从他的身边走过,头也不回地说:“四时,随我去街上溜达一圈。”

他这几日,每天都出去一趟,县衙内的人已经习惯。

当他的身影刚从门口消失,张豫便做了一个手势,立时就有一位小个子窜了出去。

白日的平水县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一点也看不出夜里的幽静。

晏清时据此问过罗县尉,得到的回答是,“平水县一直奉行朝廷之令,实行宵禁,已有多年。”

听见这话,他不置可否。

大齐虽实行宵禁,但他却清楚,除过长安之外的其他地方,宵禁并不严格。

毕竟各地环境不同,民众生活习惯不一,再加上山高水远,政令出了京都,未必就能条条落实。

往往是朝廷有朝廷的考量,地方有地方的难处,若要细究,那有人便开始哭天抹泪,诉说种种不易。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小小的平水县,却令出必行,堪比京都,如何不令人生疑。

晏清时以扇遮面,对四时道:“今晚,你想办法出去,打探一番。”

这些日子,主仆二人,都在别人的监视下生活,不得半点自由。

晏清时无奈,只好每日装作游手好闲的样子,连县衙的事,也几乎不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