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 (第1页)

作者:录事参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甚至前朝有人明利用水车纺布,却被商贾认为如此会令布贱,捣毁了这种明。

  说到底,还是因为市场问题,如果市场足够大,布贱又如何?

  足够大的市场,反过来,更可以促进一些明创造。

  所以,每一个后世之人,思及现今时代,都会有海贸的心脏在跳动吧。

  6宁心里一哂,又道:“而且,筹建海上之军,便是和后周交战,也有奇效,我们可以攻击其沿海之地,如登州,令其和高丽之间,贸易中断,更可袭扰其产盐地,如果北周盐产量锐减,殿下可以想想,周地之境,会生什么事?有时候,战争,不仅仅是摧毁对方的军队,经济之战,更加可怕!”

  李煜呆呆的,陷入深思。

  大周后有些傻傻的看着6宁,很多话,她听不明白,但是,毫无疑问,从她隐隐听得明白的部分,可以知道,这东海公,思维实在和常人不同,他琢磨的,这都是什么啊?可是,又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父皇还是不会答应的……”

李煌深深叹口气。

  是啊,理由再天花乱坠也好,庙堂之上,这拨钱款筹建什么海军之事,都不可能有人支持,更莫说,这其中,还牵涉皇子间,微妙的权力分配了。

  6宁笑道:“殿下无非担心钱款的事情,如果我愿意每年拿出封地赋税的一部分,为殿下解忧呢?”

  李煌一呆,看着6宁,欲言又止。

  6宁知道,他估计是琢磨,你一年赋税拨出一部分,又有几个钱?用作军费上,杯水车薪而已。

  笑了笑,6宁说:“我想,明年的赋税,应该会大大不同,不过,就算没多少吧,殿下只说海军之军费自筹,那自然也没了阻力,先来了再说嘛,钱的事,都是小事。”

  李煜端起了茶杯,“我想想,我想想。”

  大周后,美眸闪烁,不知道在寻思什么。

  6宁也笑着端起茶杯,实际上,所谓筹建海军,自己也不过是先提出个理念罢了,就算李煜真得到唐主支持来到东海,自己的重心也根本不是打造什么海船战舰,最起码,目前不是,那是以后考虑的事情。

  自己随便说说,也看看现今的人,是什么反应,当然,如果此事成,那就更加好。

  第四十一章敌袭

  阡陌中,6宁慢慢踱步,秋播的大豆早已经收获,正是冬小麦越冬前施肥之时,庄稼地里,有三三两两的佃农汉子及妇孺在施肥,干粪料,都是来自酵池晒干后制成的肥料。

  郑王及王妃已经离开了东海,海军之事成不成,只能听信。

  6宁心思在农田上,也在琢磨,其实这个时代,农业是根本,但自己对农业所知不多。

  倒是自己最后一个当作休假的小任务,确实是在援外的秘密农业实验室,为了扮演好科技员,自己和以往一样,做足了功课,也学会了许多农事上的知识,至少,别人和自己闲聊,看不出来自己这个技术员是假冒的。

  穿越被雷劈前,自己也正在拨弄自己的那两亩地庄稼。

  不过,自己前世最喜欢鼓捣的,当然是武器,冷兵器热兵器都是自己最爱,那才是自己真正的专业。

  农业方面,也就曾经听实验室一位老教授讲过用特别原始方法酵有机肥的理论。

  现在这些肥料,就是按老教授所说,搞的酵池,也不知道制成后肥料效果怎么样。

  但至少,总比没有肥料的强,实际上,这个世界,有积肥就已经很不简单了,就说东海县吧,还是个富裕之县,但乡下农间,都没有茅厕的,就算人的粪便,作为积肥也还没深入人心,而且,本身直接使用粪便的话,也会烧苗。

  听那老教授说过,要到了南宋,才有了所谓的“茅厕革命”

,就是为了积肥和防治疾病,所谓“凡农居之侧,必置粪屋”

  当然,那也仅仅是积肥而已,如自己现在要甘二郎做的每个村子的酵池,以粪便为主肥料,大量添加野草、植物根茎为辅,酵制肥的方法,那就是绝无仅有了。

  不过现今庄稼根茎都是用来晒干烧火用,所以,有机肥的辅料,还要佃农们另行收集,野草落叶等等。

  总之,施肥后,作物产量有一定提升是必然的,到什么程度,只能听天意了。

  而作为国主,推行这些政,倒是毫不费力,更别说,最早的积肥,都是自己私有田地使用,如果效果不错,自然会慢慢得到普及推广。

  此外,现今农业的三个敌人,就是水灾旱灾和虫灾,这一点,沿海多河流的东海倒有天然优势,淮河改道,也是很久后的事情了。

  这片土地,现今来说,倒可以说是风水宝地。

  “老爷,老爷……”

两个小身影跑过来。

  其实6宁早就远远看到这处田地是大牛一家正在施肥,本来不想惊扰他们,只是远远看着他们一家耕作其乐融融的场面,却不想,小孩子眼尖,却是认出了自己,撒丫子就跑了过来。

  是阿牛的儿子大军和大女儿大红,跑在前面的是大军,大红略小,才四五岁,却是怕跑到哥哥后面,都带着哭音喊哥哥了。

  两个小孩儿到了6宁跟前都跪倒磕头,“老爷好!”

  6宁带他们去过很远很远的地方吃美味,又对他们特别和蔼,而且,人又是那么俊那么干净,衣裳是那么好看,和自己两个人平日看到的人都不一样,就好像,年画里的神仙一样,好想跟在他身边闻他的气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