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第1页)

作者:骨生迷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老太爷掏了掏耳朵,“喊啥?你爹没聋呢!

我又没强逼你把人收下,只是给那孩子一个机会。你前头没少跟着我吃喝吧?人丫头是来给我一个人当厨娘的,照理说只要照顾我的吃食。人家还给你做那么些,也没多收工钱,你给人孩子一个机会咋了?”

  文大老爷声音又低了下去,“那好吧。”

  这天中午前,顾茵把武安和顾野一起领过来了。

  本来她只是要带武安过来的,但这俩孩子连成串都连习惯了,形影不离的。

  她把武安领走后,顾野就一直远远地跟着他们。

  她也不好把他撇下,只好一起带过来了。

  “两个都是你家的孩子?”

  顾茵说不是,介绍道:“大一些的是我小叔子,叫武安,还有两个月不到就六岁了。小一些的叫顾野,跟我姓,是我的孩子。两个小孩在家形影不离,就只好一起带过来了。”

  老太爷闻言就先去看顾野,想着就算大的不成,这小的看着怪机灵的,肯定能随他娘了吧?

  可惜让老太爷失望的是,小顾野虽然生的白净秀气,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很是机灵,被老太爷从头到脚的打量了一番,他也丝毫不怯场。可惜一问之下,才现他连基本的应答都不会。

  怕伤到孩子的自尊心,老太爷把顾茵招到跟前,压低声音问她是怎么回事,总不会这么大的孩子还不会说话。

  顾茵就把小顾野的来历轻声解释给了老太爷听。

  老太爷听完点了点头,说:“原来是这样,那也不急,这孩子看着机灵。来日方长,可堪教化。”

  然后就轮到武安了,他性子腼腆,骤然被带到了陌生的环境,又见到了生人,他下意识地要往顾茵身后躲。

  顾茵就蹲下身同他道:“武安别怕,这个老爷爷人很好的,嫂嫂这段时间就是在他家做工。过年的时候老爷爷还给了嫂嫂好大一个红封,嫂嫂给你们都买衣裳了,还记得不?”

  武安自然是记得的,衣裳他爱惜地穿了一整个过年,可惜这两天天气热了,他娘说不适合穿袄子了,把那一身收起来了,说来年过年再穿。

  而且武安还记得这段时间嫂嫂每天放工都会带各种好吃的回家,都是东家,也就是眼前这个老爷爷给的。

  果然他没有那么害怕了,松开了捏着顾茵裙摆的手,绞着双手上前给老太爷请安。

  “孩子性子有些腼腆,毕竟家里只有我娘和我两个,您老原谅则个。”

顾茵帮着致歉。

  老太爷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说不碍事。

  毕竟虽然老话说三岁看八十,但其实性格这种东西是最会变的。

  就像小时候的文家老二,那会儿长在父母膝下,虽然读书上头没天赋,但也是机灵懂事。

  后头是当时还健在的文家二老觉得膝下空虚,去信想让老太爷把孙子送回去住一段时间。

  老太爷把两个儿子都打包送回去了,结果就是老大虽然是长孙,却因为性子太过木讷,镇日里就知道捧着书闭门不出。老二虽然小几岁,却是俏皮话不断,日常就在二老膝下承欢,让二老爱他爱得不行。

  后头过了几个月,文老太爷把两个孩子接回来。老大庆幸终于能回来好好读书了,说去了几个月,带回去的书早就看完了。老二则恹恹的,回来后读书越定不下心,三天背不完一页书,气的老太爷打了他一顿板子。转头他自己去信给祖父祖母,说还想回寒山镇去。

  文家二老又来了信,先说舍不得老二,又说家里的产业虽然在京城不算什么,但到底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总要有人继承。老二既然不会读书,但脑子机灵活络,回去继承祖产不是正好?

  老太爷和太夫人当然舍不得孩子,但是如老太爷这样在外为官、父母又不肯离开老家的,确实都会送一个孩子回去代自己尽孝。

  老二自己也愿意,所以他们夫妇还是把孩子送回去了。

  一开始是让他每年在寒山镇和京城各住半年的,但半年后他自己不愿意回去,推出文家二老两座大山,文老太爷也奈何他不得。

  后头等文老太爷现老二长歪了的时候,想纠正过来已经来不及了。

  一晃到现在,文家老二成了钻进钱眼子里出不来的文二老爷。

  所以老太爷更相信环境能塑造人的性格。

  说完话见完了礼,便到了考校的环节。

  因为武安只年过三百千,文大老爷便让他先都背过一遍。

  这是武安的长项,所以他慢慢也放开了——

  “人之初,性本善……”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武安用清朗的童声不徐不疾地依次背过三本书,文大老爷又挑着抽背了几句,武安都都对答如流。

  文大老爷点头道:“确实都会了。我听说你是没请过先生,只是跟着隔壁的书生学过一遍?”

  武安看向顾茵,顾茵却并不开口,鼓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自己说。

  武安就鼓起勇气开口道:“回大老爷的话,我是没请过先生,但青川哥都读过好几遍给我听,也教我认过,所以我都学会了。”

  “只听过认过几遍就会背了吗?那我这里有一本《幼学琼林》,来,你到我身边来,我读一遍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