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 (第1页)

作者:龙女夜白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女人拿丈夫当今生唯一的依靠,男人却觉得女人无所谓?大不了再收几房妾室?齐舒志看向周辰理的眼神立刻不善起来,他板着脸道:&1dquo;哦,我先走了,表哥你自己回去慢慢想吧。”

  说完他转身上车一气呵成,周辰理站在原地看着越来越远的马车,总觉得刚刚表弟好像突然冷淡下来,难道我说错什么了吗?

  &1dquo;夫人,夫人&he11ip;&he11ip;你的清白不能被玷污&he11ip;&he11ip;我是在帮你&he11ip;&he11ip;”

  昏暗中齐舒志在书房猛地惊醒,原来他竟不知不觉趴在书桌上睡着了。桌子上的灯已经快要熄灭了,齐舒志腰酸背痛的直起身子,将桌子上的东西收拾了一番。真的好久没有做那个梦了,自从父亲出事之后。

  有时候他真有种感觉,前世作为女人的一切仿佛只是一场梦。

  吉祥在外头敲门,&1dquo;公爷,卯时到了,该早朝了。”

  拉开门,吉祥端着盆站在门外,看向齐舒志的眼神欲言又止充满了忧虑。齐舒志道:&1dquo;进来吧。”

  宫中周昃勤正在听密探的汇报,&1dquo;三年前公主与齐舒志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正月初八,那天公主在御花园等他,两人说了会儿话,说的什么已经查不到了,当时在旁边的小太监前年因为得罪了容嫔被打死了。后来两人在御花园玩耍了一会儿,之后齐舒志便回宫了。”

  &1dquo;哦。”周昃勤点点头,这样一来就没有问题了。

  密探递上一个本子道:&1dquo;这是当天进出宫的记录。”

  周昃勤接了过来,随意的看了看,忽然就看见了一个熟悉的名字。&1dquo;王守道&he11ip;&he11ip;”

  密探立刻道:&1dquo;王太医当日入宫述职,之后出宫因为齐家三公子病死而被英国公迁怒,砍断了双手杀了。”

  王守道最后一次进宫周昃勤是记得很清楚的,那天王守道向他保证,齐玉锵死定了,而且没有人会现齐玉锵真正的死因。

  当时他被齐舒志杀了,周昃勤也没多想,毕竟迁怒大夫这种事是常有的。而今想来虽还是没什么问题,但他心里总有些怀疑。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么么哒~~~~~

  第44章傲娇国公

  早朝,周昃勤坐在龙椅上府看众臣。

  齐舒志站在右列最前,看起来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但那是不是张开的嘴以及睡眼朦胧的双眼,不免让人怀疑现在给他一张床他就能立刻睡个底朝天。

  周昃勤不禁问自己,这样的人有可能骗过所有人吗?齐舒志是他看着长大的,从小就不学无术是真的,这不可能作假,没有哪个人能在几岁的时候就懂得隐藏自己。

  这时候工部尚书开始奏报,说工部负责的梳通黄河泥沙的工事已经准备就绪,只是没有户部拨银款所以迟迟没能开工。又说很快就要到夏季,雨水充沛,再不开工就要来不及了。万一因为没能及时疏通的缘故,导致黄河泛滥祸及百姓农田就不好了。

  周昃勤虽然最热衷于朝堂争斗,但他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不管朝堂上怎么折腾,只要老百姓的日子还过得去,他周家的皇帝宝座就会稳如泰山。所以黄河治水这件事他还是很重视的,闻言便立刻把齐舒志的事情抛在脑后。

  此时户部尚书出列了,说不是户部不给拨钱款,而是之前的程序就是拨款之前是要丞相大人批准签字的。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丞相大人了,所以一直迟迟没能拨款,他正要向皇帝奏明此事呢。

  以前户部拨款是不需要丞相同意的,但自从刘怀倒台,任户部尚书周昃勤还不是很信任,所以才增了这么一道工序。经过这几年的观察,任户部尚书为人还是比较本分的,于是周昃勤道:&1dquo;以后再有这种事,便按规矩办,给朕上一道折子便是。”

  &1dquo;臣,遵旨。”

  这件事提醒了周昃勤,丞相之位不能空悬了。他往下一看,底下的大臣们一个个低眉顺眼,但他分明感觉到了一种跃跃欲试的气氛。

  太子的人当然要比老七的人多,两拨人半斤八两,让他看着就头疼。周昃勤不知不觉开始想念范贤了,他道:&1dquo;丞相之位已经空缺多日了,不知众爱卿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话音刚落太子就跳了出来,&1dquo;父皇,兵部尚书严卿已担任兵部尚书多年,多年以来勤勤恳恳&he11ip;&he11ip;”

  三省六部里从前有兵部礼部户部都是太子的人,而七皇子只不过有个刑部而已。但是户部尚书是三年前才任的,自然越不过那些老人去。礼部尚书就更不用说了,前不久才上任的,更是不能指望。所以他无奈之下,就只能推选兵部尚书严卿。

  话还没说话周辰理也跳了出来,道:&1dquo;父皇,诸位大人,可还记得三年前通敌叛国的西北副总兵沈堪,他当年正是严大人推举的呀。试问推举这样一个人,害的我大周几十万将士埋骨西北,还诬陷了大周的忠臣良将,严大人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此言一出太子杀了周辰理的心都有了,只见周辰理道:&1dquo;父皇,翰林院掌院大学士兼任国子监祭酒冯大人才学渊博素有美名,儿臣以为他来担任丞相之职最合适不过了。”

  当时周辰理和齐舒志已经讨论过了,不论周辰理推举谁皇帝都不会同意,而且那个被推举的人很可能从此与丞相之位无缘,他们要做的就是不让皇帝选太子的人。周辰理回去之后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不失为一个收买人心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