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后位 (第2页)

作者:元子吃桑葚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德妃奇异地看了和妃一眼,敷衍道:“是啊,真是可惜。”

想了想,又道:“卢才人毕竟出身大族,或许还是有些放不开。”

德妃心下思量,如她们这些高位妃子,就算心中再愿意,也是不会做献艺之事邀宠的,这毕竟不是什么光鲜的事,可能卢才人初初入宫,还有些世家大族的矜持。

她们两个说话间,场上那舞姬向皇帝福身一礼,她这一礼行得很柔、很慢,将自家身段展现得淋漓尽致,却没等到期望的话语,只好失望地退出殿外。

皇帝最终也没有纳她入宫的意思。

钧郡王还待再说些什么,皇帝便宣布散席,走下玉阶,携着昭贵妃离开了乾年殿。

仍然坐在席上的众宗室心思浮动,中秋之夜,又正逢十五,陛下却同昭贵妃一同离开……看来,陛下确实属意昭贵妃为皇后了。

虽然早前便有皇帝命司天监监正挑选良辰吉日册封皇后的消息,但如今看来,这皇后之位,恐怕早就是昭贵妃囊中之物了。

中秋过后第一日的朝会,皇帝陛下似乎心情颇佳,即便有长长的冕旒挡着看不到神色,也能听出其语气轻松温和。

便有手持玉笏的臣子趁机上奏,请立皇后。

长篇大论、引经据典一大段,不外乎就是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一日无后,凤位空悬,请陛下早立皇后。

皇帝自无不可,殿中臣子们却就后位一事,提出了三位人选。

第一位自然是瑶华宫的昭贵妃娘娘姜氏,昭贵妃出身高贵,又育有一子一女,其子更是陛下长子,册为皇后合情合理。

第二位则是广阳宫的德妃娘娘,德妃育有三皇子,伯父为工部侍郎,就等着工部尚书致仕过后接班了,出身也可谓不错,这皇后之位,也能争一争。

第三位却不是皇帝的后宫妃嫔,而是一位待字闺中的女子——左丞相的嫡孙女魏氏。

魏氏年方十五,将将及笄不久,其父时任云州知州,其母是老睿王的女儿寿昌郡主,从小随祖父母住在上京,替父母尽孝,是上京城内出名的孝女。听闻她及笄之时,至少有七八户人家有提亲之意,只是因父母不在身边最终未能成事。

殿中臣子们各有心目中的皇后人选,一时往来辩驳,吵得不可开交,直到盛安提着嗓子喊了一声“肃静”

过后,殿中才重新安静下来。

皇帝高居上,声音莫测,他平静道:“左丞相如何看?”

左丞相身穿绣着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九道章纹的紫色朝服,腰悬金鱼袋,手持玉笏,一直静静待在自己的位子不曾开口说话,此时听到皇帝问话,出列道:“回禀陛下,此乃陛下家事,微臣不敢妄断。”

——

注:1刘向《谥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