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毕业五 (第1页)

作者:昨夜蒹葭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旭日初升,龙头山丛林翠绿欲滴,透出几分清凉。

县委副书记柳建国缓步穿过县委机关大院花坛小径,迎面相遇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骆明轩,主动招呼:“老骆,瞧你脚步匆匆,是急着外出么?”

两鬓泛霜的宣传部长驻足微笑,小声道:“刚才接到县长电话通知,我急着赶去县政府呢,好像研究嘉州师范啥事。我就奇了怪,分管教育的县领导不止我一个,不是还有美女副县长邱丹萍么?嘿嘿,县长召见县委宣传部长,这倒不常见呢。”

柳建国与这位年龄到点即将转任县人大副主任的宣传部长平日里亲近几分,听他话语提及县长,也就没了谈兴,于是笑笑说:“赶紧去吧,县长是个急性子,可见不得下属迟到,别一大早挨批评,影响一天心情呢!”

骆明轩并未着急离去,反而凑得更近些,继续小声道:“听秘书说,嘉州师范拟保送、留城学生名单已经呈送您批示。按照往年惯例,分管干部人事的县委副书记批准就行,为何今年县长会亲自过问?依我看,名单上的人选,其中一个定是县长所关心的。嘿嘿,我这个快即将到点下课的宣传部长不签字同意都不行啊,谁愿意去做那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呢,还望柳老弟莫见怪才好。”

柳建国听他如此说,更不想停留了,遂抬步往前走,扬扬手,呵呵笑道:“老骆,言重了!

昨晚我有事走得急,尚未批阅文件,等会到办公室看看再议,可否?我先行一步,赶紧批阅文件,及时呈送县委书记审签!”

告辞后,柳建国倒背双手继续前行,步入县委常委大楼院坝时,自然而然放开双手,作出副职该有的随和姿态,朝着每个上班干部微笑点头,不时应声。

体制内,层级分明,不说“一把手”

与副职之间存在的绝对鸿沟,就说同级副职之间,不看年龄大小,只看排名先后,无论是开会座次还是一路同行,都有严格要求,不可越过雷池。在县委班子中,县委书记排第一,无可厚非。四名县委副书记排名严格,依次是兼任副书记的县长、分管干部人事的副书记、主管纪委的副书记、分管宣传文卫的副书记。分管干部人事的副书记号称“三把手”

,一般来说,十有八九将作为县长的后备人选。

柳建国从县委组织部长提拔为县委副书记,表面上依然是副处级干部,实际上是“背心换R罩,虽然是平调,但位置更重要”

,距离县长位置仅一步之遥,却很容易给县长魏常志带来“腾挪位置”

的危机感。翻开嘉州官场历史,赫然在目的,“二把手”

和“三把手”

不和已经成为常态,广为嘉州好事者津津乐道。深耕组织系统数年的柳建国早已了然,对前任苏知学与县长魏常志掰手腕最终败北之事暗藏于心,暗暗提醒自己牢记“前车覆、后车戒”

之古训。

柳建国自从升任县委副书记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年近四十四岁的黄金年龄尤为金贵,若不出意外,提拔为县(区)长已是板凳钉钉之事,几乎毫无悬念,只是就地提拔亦或异地交流提拔的问题。

行走官道,“人设”

至关重要,只有官威彰显在干事上、和蔼表现在待人上,做到两者不混淆,才能赢得上级组织认可和群众支持呼声。柳建国深谙此道,一笑一颦之间,细节见精神,逐渐积攒了不少口碑。

只是,官道崎岖,风雨难调,谁也说不准道不清个中曲折,往往眼前一片坦途却意外失足掉下山崖大有人在,有些山重水复疑无路,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最后赢家也不在少数。干事占七成,三分看官运,一般称作实力干部,算作“能者”

;反之,则称作关系干部,乃众人眼中的“庸者”

。能者庸者缺乏绝对衡量标准,难以明显区分,只待众人评说。

柳建国行事谨慎,自然不会因为家人意见,为一个如江宁这样毫无干系之人强出头,以致于好不容易垒砌起的人设瞬间土崩瓦解。对于这位凭借岳父影响力成功逆袭上位的嘉州“三把手”

来说,万事需小心谨慎,犹如江家湾富江福贵盘算生意,取赚利,舍倒赔,毫不含糊。他昨晚之所以半个字都未表态,是因为尚未清楚此事背景以及夹杂其间的利益关系,待利弊权衡之后,方可作出决断。

此时,这位嘉州“三把手”

坐在办公室,仔细翻阅昨晚尚未完全签批的县教育局文件,见推荐资料齐备,完全符合相关条件,不由身子往后靠,右手揉着太阳穴,闭眼沉思。

看来,骆明轩所言是真,今年县教育局所提嘉州师范保送、留城学生建议名单暗藏猫腻。究竟什么样的猫腻目前尚不知,自己作为主管全县干部人事的县委副书记,势必引起高度重视,定要弄个水落石出,毕竟谁审签谁负责,正如那句民间俗语,“被人卖了倒帮着数钱”

柳建国嘴里喃喃道:“嘉州啊嘉州,前不久走了一个苏知学,难道还不够么?如此浮躁风气何时才休?”

都说“阎王好说话,小鬼难缠”

,看来,这次是大鬼小鬼齐上阵,大到县长,小到局长,谁也不是省油的灯!

尤其那个赵天霸,真他妈赵霸天啊,干脆连陈仓也懒得暗度了,明修栈道直到皇城脚下,简直算作逼宫,究竟是谁给他这个小小县级教育局长如此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