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东周和春秋战国的关系 > 第44章 悲催的鲁国中

第44章 悲催的鲁国中 (第1页)

作者:吴楚恒伯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鲁庄公先找了老实的老二叔牙,问他:“谁可以继我的位?”

不料,叔牙已被庆父收买,他回答道:“庆父很贤能,可以继位。”

鲁庄公大失所望,再叫来老四季友,季友誓死支持姬般继位。

鲁庄公说:“可是刚才叔牙说庆父有才能,应当立他。”

季友就以鲁庄公的名义命令叔牙到大夫鍼巫家去听候处置。叔牙去了,鍼巫拿出一杯毒酒给他,说:“喝了这个,你的后代在鲁国还可以享有禄位。不喝的话,你死后你的后代就不再享有禄位。”

叔牙喝下毒酒就死在了回家的半路上,季友让叔牙的儿子继承了叔牙的卿位。

于是,鲁庄公死后,姬般就继位了。

庆父没能当上国君,怎能甘心?他跟哀姜密谋,要干掉姬般。

在此之前,有一年鲁国大旱,要举行求雨祭祀,求雨前先在大夫梁氏家里演习求雨仪式,姬般的妹妹去梁氏家观看,一个负责养马刍牧的小官吏(圉人)荦在墙外看见了她,顿起色心,对她进行调戏。姬般知道后大怒,派人把荦鞭打了一顿。鲁庄公知道后说:“这个人不能鞭打,他很有力气,能把车盖扔到稷门,不如杀了他。”

但姬般却没有杀他。

现在,庆父就找到荦,让他去刺杀姬般。当时姬般因为为父亲办丧的原因,正住在舅舅党氏家里,荦偷偷地潜入党氏家,把他刺杀了。

庆父为了避开弑君篡位的嫌疑,再说也要给哀姜一个交待,就立叔姜的儿子姬启为君,史称鲁闵公。

当时正是齐桓公称霸,齐桓公听说鲁国不太平静,就派大夫仲孙湫以慰问祸难的名义来鲁国探察虚实,仲孙湫回去后对齐桓公说:“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祸难不会停止。”

(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

齐桓公问:“怎么才能除掉庆父?”

仲孙湫说:“他还会继续制造祸难,终将自取灭亡,国君等着看吧。”

齐桓公又问:“可否乘此机会把鲁国吞灭呢?”

仲孙湫说:“不可以,鲁国掌握着周礼,周礼是治国的根本,他们没有抛弃周礼,我们是不能动它的,国君应当致力于安定鲁国并且亲睦它。”

这当然是扯淡!

鲁国国君何尝恪守礼义?就算真能恪守礼义,礼义也没有那么大的能量能保护它。主要还是因为齐国虽然能打败鲁国,甚至重挫鲁国,但要完完全全地吞噬它,实力还有点不够。再说了,齐桓公是霸主,霸主就是世界警察,你可以维持秩序,借着维持秩序之机抢别人一把,捞取一点好处,向诸侯们收取一点保护费,这都是可以的,但是你要无缘无故地吞并一个侯爵级大国(鲁国在春秋初期也算是大国),就过份了,威望就会断崖式下跌,人设会崩塌。所以齐桓公没有轻举妄动。

庆父的目的是要自己做鲁君,扶立鲁闵公只是个过渡之计。不得不承认,庆父哄女人确实有两下子,鲁闵公即位两年后,庆父决定干掉他,自己做国君。哀姜已被他哄得死心塌地跟他了,竟然支持他去篡杀自己妹妹的儿子。

也正巧,鲁闵公即位不久,他的保傅(负责教育和抚养他的人,相当于老师和辅导员)就夺了大夫卜齮的田,鲁闵公一个小孩子当然不会管这个事,因此卜齮对鲁闵公及其保傅怀恨在心。在庆父的唆使下,卜齮刺杀了鲁闵公。

鲁闵公一死,庆父就想自行即位了。没想到季友带着鲁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姬申逃亡到了邾国,然后策动国内的支持者反对庆父,拥立姬申。

季友在鲁国有较高威望,势力也不小,而且姬申又是鲁庄公的合法继承人,再说庆父名声太臭,所作所为早已不得民心,所以他非但没能即位,在鲁国都待不下去了,只好逃亡莒国。季友就护着姬申回国即位,姬申就是鲁僖公。

臭名昭着的哀姜同样遭到鲁国人的一致唾弃,再加上她事先知道庆父的阴谋,等于是同谋,所以也不敢待在鲁国了,逃亡到了邾国。齐桓公很讨厌她,命令邾国人交出哀姜。邾国人只能照办,哀姜在回齐国的半路上就被齐桓公派去的人杀掉,然后把她的尸体交给了鲁国。

鲁国又给了莒国一笔贿赂,让莒国把庆父送还鲁国接受惩罚。

庆父于是被送回了鲁国,在回曲阜的半路上,他派他的追随者大夫公子鱼去曲阜活动,谋求赦罪。

鲁僖公和季友都不同意赦免庆父,公子鱼只能一路哭着回来告诉庆父。

庆父听到哭声,说:“这是公子鱼的哭声啊。”

知道事情不成,就上吊自杀了。